美文网首页
写文如熬汤 | 跟大师学文案之二十-- 阿尔弗雷多

写文如熬汤 | 跟大师学文案之二十-- 阿尔弗雷多

作者: 钩子船长 | 来源:发表于2018-10-20 11:20 被阅读0次

我写文案的方法和我祖母做意大利什菜汤的方法一样。把找到的各种有趣材料都扔进去,然后慢慢浓缩。一开始汤汁会很稀,难以下咽。但经过持续搅拌,它的口感最终会变得颇为浓厚。

阿尔弗雷多以此开头,讲述了自己从写标题到完成全文的全过程。这个熬汤的比喻,不仅是指原始材料的去芜存菁,也是文字的提炼浓缩。

一、材料去哪儿找?

找找客户以前的广告,找找竞争对手的广告。通读每一份手册、技术表格、独立测试结果、剪报。这些资料能从理性方面告诉你购买产品的理由。

感性的理由,你不能依靠客户来寻找,得靠顾客。

受众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关心什么?他们怎么看待产品、制造商、市场?这些在他们的生活中作用如何?

二、写完一个主题后检查一下你的成果,剔除弱项,再重写强项。

三、原始数据比修饰过的主张更有说服力

“每加仑油能跑68英里的”  汽车,就比“极为经济”的汽车有说服力

四、慎用形容词。模仿你崇拜的文案的风格。

五、把细节按逻辑顺序排列起来。优先讲述最出人意料、最有说服力、最引人入胜的内容。

六、选择一种语调。

到底该听上去像在远处讲坛演讲的幕后人物,还是火车上坐在身旁的那个小子?

七、最有效的表现手法之一是“三项法” 。

如圣父、圣子、圣灵。三个词、三个短语或三个句子的组合有种魔力,震慑人心。

八、将两件截然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对比。

如“赫赫有名的品牌,闻所未闻的低价” 、 “小手机有大网络” 

九、押头韵

“我来、我见、我征服”

十、结尾的方式:

一种是通过最后的事实叙述来完成推销;

另一种是行动号召,用轻快诙谐的句子与标题呼应。

最后, 大声朗读原文。

这里吐槽一下,三项法和押韵,都是创作中最低层面的问题。咬文嚼字是最次要的事情。我刚学文案时经常挨批,领导最常对我说的有两句话:

1、说人话!

2、别抠字眼!

后来,我越来越觉得,能学会“说人话” 就足以超过90%的同行了,因为大家都不好好说话.......

至于咬文嚼字,主要的问题是性价比太低。与其花心思去找更有优美的词汇,不如多思考用户在需求什么。

当然我不敢说大师层次低,只是提醒大家要注意重点。

佛罗伦萨,空中旅行的发源地。直飞到此却花了500年。

难怪人们不像过去那样生产汽车。生产一支笔已经够难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文如熬汤 | 跟大师学文案之二十-- 阿尔弗雷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np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