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读书每天写1000字
【原创】曹操没有登基称帝,为何还有“魏武帝”的名号?

【原创】曹操没有登基称帝,为何还有“魏武帝”的名号?

作者: 史遇春之尘境心影录 | 来源:发表于2019-05-15 11:20 被阅读12次

作者:史遇春

既然要说曹操的名号,那就话说从头,先从曹操的名字、籍贯开始。

古人有名有字,或许还有号,这是大家所熟知的。曹操的字是孟德。据说,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吉利,小名叫阿瞒。吉利这个名,很少有人叫。因为正统的读书人、士大夫对曹操的行事是有意见的,对曹操的为人是不认同的,所以,这其中的一些人为了表达对曹操的不满和轻视,他们会直呼曹操的小名。“曹阿瞒”这个称呼,在提到曹操的资料中,还算是比较常见的。

曹操的籍贯,是安徽亳州。这里之所以说“籍贯”,而不说“家乡”,是因为:按照我的理解,曹操的祖父、父亲都在朝廷为官,曹操很有可能是在他父亲为官时所生,故而,曹操不一定在籍贯地出生、成长。另外,在我的印象中,家乡是温热的词,饱含了乡土乡情的气息;而籍贯,就比较生硬,是官方化、程序化的词汇。正因为有前面所述曹操生长地不确定的因素在,所以我最后决定用程式化的语汇,把安徽亳州说成是曹操的籍贯,如此,自觉会稍微妥当些。

既然在这里说曹操,那就在此篇先把“魏武帝”的名号说清楚。

我们在提到曹操时,大多都会用到“魏武帝”这一称号。

记得在我少年时期,有位和我的父亲交好的老人家来家里闲坐。据我的父亲说,老人家曾经有本市“三大才子”之号,满腹经纶、出口成章,能写锦绣一般的文章。那次,老人家问到我的学习,正好我考试失利,成绩很差。老人家谈笑风生,对我说到:

“魏武子当年大败,依旧可以东山再起,一次考试不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老人家作古已经多年了,每回乡,和父亲闲聊,父亲偶尔还会说到老人家。提及老人家的学识才气,父亲总是敬佩不已。我能记得老人家的,最突出的,就是“魏武子”这三个字。

老人家口中的“魏武子”,便是曹操。不知老人对曹操的这一称呼出于何典,我也没有细细查询过。“魏武”这两个字,没有争议,也没有疑惑,后文会详细陈述。这里只说说“子”字。据我猜想,这里的“子”,大约和孔子的“子”是一个意思。首先,“子”是尊称;其次,“子”含“先生”之意吧。

以上是个小插曲,因为和曹操的名号有关,并且记忆清晰,所以在此拉杂说说。

关于“魏武帝”的名号,再继续说下去。

曹操在世的时候,他根本就没称帝,这是必须说清楚,讲明白的!

曹操一生,最大封号是“魏王”。这个封号,是汉朝廷给他的封赏和肯定,也是他政治实力的象征和体现。

曹操从世家子弟到魏王,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们可以从下文看一看曹操爵位变迁的痕迹。

公元196年,曹操42岁时,在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序列中,他就已经位居最高的“公”爵位。

公元213年,曹操59岁时,被汉天子封为“魏公”,曹操正式有了自己的封国。封国,一般情况下,是皇帝同姓的至亲骨肉才会有的,比如儿子、弟弟、叔伯父等。非有赫赫战功,异姓是很难享有封国的。

公元216年,曹操62岁时,被汉帝封为“魏王”。“王”是一个怎样的称号呢?看看大汉王朝的建立者——刘邦当年说的话:

“如果不姓刘,还被封为王,天下人要一起消灭他!”

刘邦吃过他姓“王”的亏,为了刘家的江山永固,不让他姓坐大,所以,他在世的时候,就立下了这个规矩。

公元220年,66岁(古人的算法,曹操的生卒年为公元155-220年,算66岁)的曹操在做了4年的魏王之后,寿终正寝。至曹操死,他都没有称过皇,没有做过帝。

所以说,曹操做过魏公,做过魏王,从来就没有做过魏帝,这是必须重墨点出的。

“魏”是曹操的封国,至此,算是说完了。

那么,“武”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武”是汉朝廷给曹操的谥号。也就是曹操死后,关于曹操一生的功业,汉王朝得给他一个精准的总结,这个总结,必须浓缩成一个恰当的字。这个字,就是国家对曹操的盖棺定论。猜想,汉朝廷通过严肃的讨论,并按照授予谥号的正式合法的程序,最终决定将曹操谥作“武”。

谥号不是汉朝庭的发明与首创,也不是从曹操开始的,在此以前,至此以后,帝国统治下的华夏,帝王将相、先圣大贤都有谥。既然在此以前就有谥号,那么,在此以前就已经有了谥号用字的标准。

既然谥号用字有规范和标准,那么,什么样的品行和功业才可以当得起“武”这个字呢?

这里,我就不一一白话了。关于一个人死后,是否可以谥“武”,古人已有精确简练的解释,现列举如下:

刚强直理曰武;威强敌德曰武;

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

夸志多穷曰武;威强睿德曰武;

除伪宁真曰武;威强恢远曰武;

帅众以顺曰武;保大定功曰武;

刚强以顺曰武;辟土斥境曰武;

折冲御侮曰武;除奸靖难曰武;

拓地开封曰武;肃将天威曰武;

安民和众曰武;克有天下曰武;

睿智不杀曰武;恤民除害曰武;

赴敌无避曰武;德威遐畅曰武。

看看以上的解释,曹操的确符合很多条。

“武”字也说清楚了,那么,最重要的“帝”字,又作何解释呢?

公元220年春,曹操在农历的正月去逝。

这一年冬,农历十月,曹操的儿子曹丕取汉帝而代之,成为魏王朝的第一位皇帝。

这一年十一月,曹丕追尊自己的父亲曹操为武皇帝。

从此,“魏武帝”的名号才正式成型。

其实,关于“魏武帝”的称号,还可以从以下角度来解释:

中国人说“夫荣妻贵”,其实,也有“子荣亲贵”。

这儿子当了皇帝,不但父母双亲要跟着尊贵,而且,上溯四代,自父、祖、曾祖、高祖都要享受尊祀。

严格来说,则有所谓天子七庙、九庙之制。

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

《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

后王莽增为祖庙五﹑亲庙四,共九庙,历朝遂沿用。

(本篇结束)

相关文章

  • 【原创】曹操没有登基称帝,为何还有“魏武帝”的名号?

    作者:史遇春 既然要说曹操的名号,那就话说从头,先从曹操的名字、籍贯开始。 古人有名有字,或许还有号,这是大家所熟...

  • 转载—刘皇叔的蜀国

    因为曹操死了,在公元220年的这一天,他的儿子曹丕废了汉献帝,自己登基称帝,把曹操追认为魏国的创始人,叫魏武帝,曹...

  • 魏武帝——曹操

    曹操,可谓是在三国时期魏国实力的奠基者,他同时也是军事家,政治家...但是在历史上,人们对他的看法也各有不同。有...

  • 魏武帝曹操

    曹操真的是一个传奇的人物,我们很多人都听过曹操,而且也都有很多的了解,他是在乱世中用自己的能力打出一片天下,最终甚...

  • 魏武帝曹操

    在三国时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他 ,望梅止渴的人是他,官渡之乱的人是他,统一北方的人是...

  • 曹操为何不称帝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自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曹操的实力基本上可以横扫北方,汉室已名存实亡,汉献帝处...

  • 曹操,为何不称帝

    东汉末年,皇室衰落,群雄角逐,建安元年,手握雄兵的曹操亲自到洛阳朝见汉献帝。随即挟持汉献帝迁都许昌,将其变成了手中...

  • 青衣酾酒的晋怀帝司马炽

    公元265年正月初六,司马炎在洛阳南郊举行祭天仪式,正式登基称帝,史称晋武帝。登基前照例进行占卜,自然是顺天应人...

  • 《武帝纪》读后感 - 草稿

    武帝纪讲的也就是曹操的事迹。武帝是魏武帝的简称。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满,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杰...

  • 三国中,为什么会是蜀汉最先衰落?

    曹操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曹丕废掉了汉献帝,自己称帝,建立了魏朝,随后,刘备称帝,继承了汉朝,史称蜀汉,孙权后来也建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曹操没有登基称帝,为何还有“魏武帝”的名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zu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