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理
不同感受背后的深层内容

不同感受背后的深层内容

作者: 一个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22-01-25 06:56 被阅读0次

前文说道的反移情的识别部分的内容,本文继续。这是心理咨询必备的基础能力,同时是因为它出现的不可预测、主观和随时,需要更多的觉察。

感觉心不在焉

当反移情出现时,咨询师会发现自己在与来访者交流中,话题不集中,回答不贴切,时常会关注一些与咨询无关的话题,会对来访者的个人生活及家庭关系过分关注,会对个别来访者的迟到、失约表现的过分关注或无所谓。

我觉得这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偏离常规,过分关注、无所谓;另一个是心不在焉。怎么叫偏离常规呢?

人对一件事情的反应有一个基线,有一个正常的范围。超出或没有达到都是异常的表现,需要多加关注。

比如在审讯时,原本一直抖腿的被询问人。突然遇到某个问题,原本在抖的腿不抖了。我们把这个叫做偏离基线。

大多过分,自己都能感觉到,觉察到是不是对这个话题,对这件事情过分关注。对关注背后有什么期待,这个期待对达成目标是有效的吗?

如果没有,那是不是偏离了主题?是不是心不在焉了?是不是出现了反移情?这时写觉察日记就非常有帮助,每天反思自己的言行。

对重要的话题无所谓。之前有出现过太多次了。原本该问的没有问,不该问的纠结在那个点上。

下次再做咨询之前,就需要准备一些问题,对咨询要关注的点和要处理的异常,必须要有注意,最好能有个纸条、可以记下来。

同时告诉来访者,问来访者是否介意?如果介意,就不要用笔记,就尽量让自己用脑子记。我认为的关键问题是必须要问的。

再聊心不在焉。我走神了,我经常走神。最经典的表现应该就是在写文章上,一般情况下每天早上的文章大概1500~2000字之间,我需要用一个小时写完。

时间大概在早上6:10~7:10之间,在写作中,我感觉自己经常跑题,经常走神。由一个词联想到另一个词,再联系到另外一个词。

感觉一个小时中至少有半个小时是在走神,当然也可以说是在寻找思路。我觉得我的大脑是一个装置,它在不断的发射信号。

一个小时可能发射出去几十个信号。我的写作就是在这一个小时中,在这几十个信号里,选择四五个记录下来,深思一下。

思到什么程度,深到什么程度,有什么结果?我也不知道。但思一下比不思强。毕竟近似的正确好过精确的错误。

对来访者来说,我的心不在焉会让他体验不好,但对我来说,我的心不在焉是很有价值的,我会在什么时候跑题?

想到那个话题时,跑到另外那个话题上?总共跑了几次?都是因为什么?这些词之间的关联是什么?这些长期记录下来,对我了解自己有巨大价值的。

感觉恋恋不舍

当反移情出现时,咨询师会想方设法保持与来访的咨询关系,对其离去或中止关系,感觉恋恋不舍,欲言又止,甚至总是在找另外的话题。

在咨询中,不想对方离开。这明显出现了反移情。有可能是咨询师小时候有过被抛弃的体验,结束咨询唤起了这种体验。

也有可能是在这段咨询里,在这位来访者身上满足了咨询师的某种需要,让他不想结束终止关系。

我觉得假设要尽量多,有3~5个才可以。这样可以拓宽思路,让自己不至于局限在一个点上;不断的假设,不断求证。

第三个假设是,有可能,在咨询中,我们经常会感觉关系的连接是生,关系的断裂是死,而人的本能就是生存。

人本能的会讨厌、惧怕关系的断裂。所以我们才会在失恋、离婚、家人离世后,感觉那么的痛苦,心理急救的第一个针对项目就是丧失。

这是人本能的恐惧,只是按常理来说,咨询师,应该是接过很多咨询的,就有丰富的应对咨询结束的经验。

一般来讲,我会把它分成三部分,首先是总结,对每个阶段、每次咨询的总结和对整体的总结,都有什么收获?发展出了什么新能力,有什么新经验或生活方式?

其次是展望,接下来会没有咨询师陪伴,要独自应对之前那些你感觉困难的危机。再出现那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咨询师训练你的方式有没有好好的运用?

最后是避免分离焦虑。分离会让人感觉很焦虑,我一般会在中间时,在咨询还有10~15%左右的时间会提到分离,这是提前打个预防针。

不想分离,想在自己习惯的舒适的环境中生活,这是人的本性。但人性的吊诡之处,就是经常需要跟本性作对。

部分观点来自《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岳晓东,谢谢你的欣赏,欢迎留言咨询。

相关文章

  • 不同感受背后的深层内容

    前文说道的反移情的识别部分的内容,本文继续。这是心理咨询必备的基础能力,同时是因为它出现的不可预测、主观和随时,需...

  • 每张脸的背后

    每一张简单纯净脸的背后,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故事和不同的内心感受。内容大多不同,可感受可能雷同。 一个每天哈哈哈,每...

  • 有声随笔第117天

    字画情 进入作品的内容,钻到文字背后!看到文字背后的画面,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情感,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气氛,体会到文字背...

  • 《怪诞行为学》

    这本书讲的是行为经济学有关的内容,探讨的内容是每个看似平常的的行为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动机。 关于这本书...

  • 《感受》~叶果冻

    用心去感受各种事物背后,深层次的寓意。能明白更多的细节,能体会到隔在面纱背后的意义。 多年前,我是一位无知的人,对...

  • 儿童早期阅读指导(三)

    1、如何引导幼儿对图画书深层内容的理解? (1)主题的理解。 (2)感受人物行为的美。 (3)内容情感的体验。 (...

  • 全卷积网络《Fully convolution networks

    论文链接 卷积网络 能够自动的学习图像的不同特征,较浅层(感受野小)学习到图像的局部区域特征;较深层(感受野大)学...

  • 门当户对背后的深层道理……

    很多年前,我认为门当户对是一种迂腐的世俗观念,觉得男女婚嫁只需两情相悦就行,不需要考虑彼此的家庭背景。 现在随着阅...

  • 赚钱背后的深层原因

    为什么会赚不到钱? 价值不够,结果没有,配得感不足,本质是目标模糊 传递的价值不够,愿意买单,尝试的人就很少。 没...

  • 深层觉察愤怒背后

    被碰触到疼痛的愤怒 近日觉察到了自己内心的愤怒,随着愤怒的滋生,对孩子的接纳度也每况愈下! 觉察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同感受背后的深层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av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