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很多人看了财经媒体关于上周五美股创出来近几年第二大单日跌幅的报道,不少人也开始担忧美股这个位置要见历史大顶可能。大家有一点要想明白,媒体的目的是什么?媒体的意义在于新闻的传播,也就是说,阅读量是他们最终关心的目的。部分媒体会把事件写得相对严重,因为这个时候会有更多的人去阅读他的文章,而不在于事实的逻辑判断,如果你能很好的想明白,就不会被这样的新闻所吓倒。
直接说美股要见历史大顶,是没有任何依据的。还有人拿全球经济规律来说事情,说全球资本主义国家每隔几年都要面临比较大的经济危机,现在又到了这个周期,有可能会出现经济危机,这种说法其实没有任何的依据。这些新闻除了能够造成恐慌以外,形成不了任何良性的效果。
全球资本市场,有三大比较硬的泡沫,中国的房地产,日本的债券,美国的股市。我们细细想来,都有它存在的最根本的逻辑性。拿中国跟美国来说,中国房地产存在相对的泡沫,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人口结构以及城市化进程远远没有完成,而美国股市相对存在泡沫,是因为美元作为世界上通用的储备货币,在全球经济相对弱复苏的背景下会大量的资金流入美国进而推高美股。这也印证美股除非出现大的经济发展的问题,否则很难出现非常大的下跌(这跟A股有本质区别)。
目前来看,全球的经济都处在持续向好,尤其是欧美国家经济复苏的信号非常明显。而美股在出现大的下跌的时候,往往是全球经济处在相对过热的背景下,无论是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还是2007-2008年出现的次贷危机,都是这样的情况。而目前全球经济处在复苏阶段,远远没有达到经济过热,从而形成非常大的泡沫,反而在形成相对的良性预期。所以这个位置担心美股见大顶还为时尚早。海外资本市场,尤其是美国这轮出现的调整,一方面在于前期涨幅过大加上美国2018年3月形成的加息预期,引导利率上行造成中期资产价格出现集体回调;另一方面是美元汇率出现快速的贬值从而形成的美元贬值预期,造成资金逐渐的从美国本土出投到其他市场中,比如现在处在牛市的香港。我们不用过于恐慌美股出现短中期调整,美股这个位置不算便宜,但也绝对没有产生非常大的泡沫,所以不用去担心美股见历史大顶。
美股调整对A股产生的影响是这样传导的,港币是盯着美元的汇率结算模式,美股调整引发美元资产出现调整的预期,就会开始波及香港市场。而香港市场上市中权重最大的就是国内的大金融类相关上市公司,如果引发他们调整就会被动引起A股主要权重产生回调,进而带动整体市场出现回调。当然这个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会影响投资者的情绪也就是风险偏好。
但是目前港股是处在牛市结构中,而且目前是全球的价值洼地,在这种背景下出现比较大的调整的预期很小,尤其是港股的离岸市场属性,在海外其他主要指数出现比较大的调整的背景下,有可能会有资金回流到港股从而推高恒生指数。
所以,单方面的认为美股调整就会引起港股调整,逻辑上仍然稍微有些欠缺。而对于A股的影响可能会更弱。这轮A股调整下来的逻辑跟海外有明显的区别。一方面是A股经过2015年的大幅下跌之后,明显的估值泡沫其实是没有出现的,另一方面这一轮A股下跌主要的是业绩相对较差的垃圾股所带 跟海外指数的下跌有本质区别。
所以目前仍旧维持2017年底对A股中期行情判断,中期行情的时间点仍然会到两会前后。领涨板块仍旧是大周期为主。但是考虑到目前整体投资者情绪相对比较差,同时在春节前资金的参与程度会进一步降低,因此对于接下来的春节前的行情还是保留一分谨慎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