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游戏行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步履维艰。
尽管国内也有很多优秀的工作室和独立开发者,但大多数都因为过于严格的限制而在苦苦支撑。
我国现在的游戏市场,只能用“杂乱”和“矛盾“来形容。
说监管严格,那些圈钱的低劣游戏却源源不断,随便打开一个网站都能看到擦边球游戏的广告。
说监管不严格,拥有丰富内核的优秀作品却难有出头之日,从孕育到出生要面临无数困难。
玩家想玩玩不到,开发者想做不能做。
题材敏感、画面敏感、人物敏感,审核制度变成了压在所有人身上的一座大山,国内对于分级的呼声一年高过一年。
终于,游戏分级制度快要出现了。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与我们所设想的完全不同。
6月27日,人民网公布了吸纳多方意见起草的《游戏适龄提示草案》,将游戏适龄范围划分为18岁以上(18+),16岁以上(16+),12岁以上(12+),6岁以上(6+)共四级。
其中,(18+)分级不允许出现血腥、暴力、色情、恐怖等内容;(16+)以下分级则对早恋做出严格限制。
按照正常逻辑,明明限制应该是最少的(18+)分级,“不应该出现的内容”却比其他三个等级多得多。
仔细查看细则,这里几乎全是让人一头雾水的规定:
鼓励/奖励恶意PK,不合场景的服装(比如战场上穿比基尼),赞扬未成年早恋,血溅效果,骷髅标志,不良语句(挑衅、击杀、杀死),看相算命......通通禁止出现!
那我们还能玩什么?
《游戏适龄提示草案》贴心地给出了答案——适龄游戏种类参考。
然后你会发现,从12岁开始,大家“适合”玩的游戏其实都是一样的。
“原来18禁的意思理解是18岁以上也要禁止。”
该草案一经公布,立刻掀起轩然大波,引起了全网质疑和反对。
网友称此为“逆向分级”,世界范围内仅此一家,前所未有。
1956年,我们尚且能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方针。
谁能想到仅仅过去60余年,曾经开放包容的思想却被禁锢到这个地步?
“别人前进十步,我们后退一百步”,希望这只是个段子,永远不要成为现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