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的心情墙上贴着两张大大的表情图片:一张是开心的笑脸,一张是伤心的哭脸。笑脸下面的地板上靠墙贴出一个红色的方格,哭脸下面是一个蓝色方格。
来自网络
每年九月,新的一班小朋友升入大班后,我们的开学第一课就是“认识我们的情绪”。
老师告诉小朋友:“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好心情也会有坏心情,心情好了我们会开心会笑,心情不好了我们生气、伤心或者哭泣。那么,什么时候你会开心,什么时候你会不开心呢?”
小朋友的答案五花八门:“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会开心。”“吃好吃的会开心。”“去游乐场玩会开心。”“被妈妈吵会难过。”“小朋友抢自己的玩具会不开心。”……
老师也说出了自己的心情变化原因,比如“看见小朋友懂礼貌又可爱,老师会开心。”“小朋友上课专心听讲了,老师会开心。”“小朋友不讲道理、打架或是破坏公共物品老师会不开心。”
然后问小朋友:“你们喜欢老师开心还是不开心?”
小朋友们齐声说:“开心。”
老师笑着说:“老师也希望小朋友每天都开开心心的。但我们有可能会遇到让我们生气和不开心的事,不过没关系,老师是心情魔法师,当小朋友不开心的时候,就在自由活动时间站在那张哭脸下面的蓝色方格里,老师会帮你把坏心情赶跑,把好心情变回来。”
小朋友们一个个睁大双眼,惊奇极了。老师又说:“但是如果老师不开心,小朋友也要做魔法师,帮助老师变开心好不好?”
小朋友们大声说:“好。”
偶尔有小朋友一入园便站在哭脸下面,等老师施展魔法。比如凡凡那天撅着小嘴巴站在那个蓝色格子里,老师蹲下来拉着她的手问:“呦,今天快乐的小公主怎么了?”
“我早上想吃西瓜妈妈偏不让我吃。”凡凡气鼓鼓的说。
“哦?妈妈为什么不让你吃呢?”
“她说早上吃冰的西瓜会肚子疼,可我又没吃,她怎么知道我肚子会疼?”
“哦,我知道,那次老师早上吃了一块冰西瓜,结果肚子就疼了,我都后悔了,幸亏你妈妈提醒你,要不肚子疼可不是好玩的事。”
“真的吗?” “当然了!”
凡凡笑了:“那我不会不开心了,下午回家再吃也行。”说完,先跑到红色格子里站一下,然后快快乐乐玩去了。
有时候,蓝色的格子里会站着好几个不开心的孩子,我一个一个让他们说出不开心的原因,没时间一一疏导,便一起施个“魔法”:挥舞双手,口中念念有词,装模作样地把不开心赶跑,让开心回到小朋友身上。
“魔法”施完,小朋友早把不开心忘到九霄云外了,一个个被老师的表演逗得咯咯大笑起来。
当小朋友在活动时为了抢玩具或是别的原因争执打闹时,老师先制止一下然后默默走到哭脸下面,孩子们立刻安静下来,争执的两个小朋友互相道歉,然后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我走到红色方格里,脸上 又有了笑容时,小朋友们才又开心地玩起来。
有时候,小朋友在自由活动时看到不开心的孩子,会主动担当起心情魔法师的角色,询问他(她)原因,然后想办法让他(她)变开心。这样一来,小朋友相处得融洽和愉快多了,争执和打架变少了。
时间长了,孩子们在大班开心的时候越来越多,不开心的次数越来越少,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有的孩子说:“本来我在来幼儿园的路上还不开心呢,后来一到幼儿园,就变开心了。”
哈哈,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老师希望你们个个都是心情魔法师,都能快快乐乐学习、健健康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