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诗词歌赋,国学
读《道德经》第一章之感悟

读《道德经》第一章之感悟

作者: 汐暮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13:30 被阅读38次
读《道德经》第一章之感悟

      《道德经》蕴含的意义博大深远,非常之玄妙。对我来说,我觉得只有把它理解成我能理解和懂得的语言。然后结合自己的认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领悟受教于它的智慧,才是我读道德经的意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它的自然发展规律。而这些规律,又不是完全可以用语言去描绘出来的。就如真理它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就如有些人用那样的方法获得了成功。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复制他的路而取得同样的成功。

    名字对于人和事物不过是代号而已。并不是这个人或事物的本质。而我们不要只看到表面现象。而被这些表象所迷惑。要透过表象去更深的了解它的本质。而这些看不到的本质才是真正的代表着事物或是这个人。

    任何事物都是从无开始的。不可能一出现就是有形的。但是我们看到的都是有形状的实物。也只有看的见的实物它才进入了我们的思维,记忆之中。一件事情我们一般都是只看到结果,看到别人的成功。车,房,钱之类的。却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由外人看不见的努力长期坚持所换来的。就如一个人只去追求那物质上的东西。而忽略了精神灵魂这些无形的却,能带给我们充实,快乐,喜悦的东西。所以,世人才会物质越来越满足,却还是有那么多烦恼。忘记对自己智慧的修行。

  所以我们应该经常以旁观者空无,本真,没有功利性的心态,去看待人和事。这样才能获得最真的快乐,也才能看到事物真正的玄妙之处。而如果一味的用自己的情绪,成见,经验,置身事情之中去看待。就会有局限性,而看不到事物的全貌。以影响对人对事正确合理的判断。

    有和无是相互支配,相互存在的,缺一不可。不过是有形的结果看得见,但是没有形的规律和力量却看不见而已。就如人的意念,思考,潜意识在无形中支配着身体的言行举止。它们相互交替,运转,才形成了生命,世间万物的玄妙。而这一切玄妙,如果我们不看悟,不去探索,是不会明白的。这这也是智慧之门的开启。那将看到的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相关文章

  • 道可道,非常道。

    读《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感悟 一、为何读《道德经》? 说起《道德经》,很久以来只是在历史课本中学习过,...

  • 01名与实

    正好又看了一遍道德经的第一章,便写下一点感悟。第一章是道德经的起始,也奠定了道德经的总体基调。道可道,非常道。名可...

  • 574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文/满 读《道德经》之感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句话我很喜欢,意思是说,有给了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

  • 《老子》夜读:八十一章

    引言:以前读道德经,都是从第一章“道可道”读到第八十一章“为而不争”,今兴起而倒读之。鄙人将在今后一段时间精读每一...

  • 敢于真实,收获自信!

    20200113 家业同修 D11 1、诵读道德经 第1-12章 听到读第八章感悟: 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圣人之...

  • 读《道德经》无为不治 感悟

    读《道德经》无为不治 感悟 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若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

  • 读《道德经》第八章感悟

    读《道德经》第八章感悟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 2018-07-31

    读《道德经》而知人之气节 培训主题: 一、《道德经》成书的故事 1.老子其人 2.《道德经》其书 3.道家的发展 ...

  • 2018-07-31

    读《道德经》而知人之气节 培训主题: 一、《道德经》成书的故事 1.老子其人 2.《道德经》其书 3.道家的发展 ...

  • 我看《道德经》第一章

    解读《道德经》,往往都在第一章就懵逼了,绕来绕去没完没了了。 所以,我建议,凡是想读《道德经》的,完全可以绕过第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道德经》第一章之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fa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