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严监生之死

严监生之死

作者: 41a8b0c80ca9 | 来源:发表于2017-05-21 12:07 被阅读0次

接上篇,王老实女士之死,这篇来探讨下严监生。

《儒林外史》里,大概因为选入语文课本的是严监生临死前的一段,所以,对严监生的印象就是抠,标签吝啬鬼,同僚葛朗台,现在网上对严监生的品评,是围绕着两根灯芯讨论他到底是不是葛朗台同僚展开。但是吧,我觉着人是立体的,抠不抠的问题只是一个小侧面,而严监生的死,虽然表面上的确是正常病亡,但是正常的背后,又有很多微妙的其它因素——此篇有内幕。

从严的正妻王氏之死说起,王氏的死,让严监生花了很多银子,之前为了贿赂王氏的两个哥哥,送了两百两银子,还有王氏的几乎所有的首饰——《儒林外史》第五回的标题也透着坐着的讽刺,明明是严监生要立偏房,买通了两个王秀才,偏说是“王秀才议立偏房”。王氏的丧葬费用花了四五千两,这个数字很骇人,红楼梦里秦可卿用的,本来是给一个千岁王爷用的棺木也只有一千两。《儒林外史》里简陋点的葬礼,也才十几两银子。之所以花这么多,有两个原因:

一是掩人耳目,上篇有分析,严监生和小妾在王氏在世时,就举行婚礼,而王氏就死在婚礼当晚。所以严监生一方面心里有愧,另一方面也怕别人说闲话,所以更怕被别人抓住把柄。

二是很多花费并不是丧葬本身,而是给了王仁王德兄弟,包括贿赂他们时许诺的,修岳父母即王氏兄弟父母的坟。还有赵氏,在王氏去世后,“感激两位舅爷入于骨髓,田上收了新米,每家两石;腌冬菜,每家也是两石;火腿,一家四只;鸡、鸭、小菜不算。”。

花了这么多钱,为了省钱,两根灯芯都要挑掉一根的严监生,得有多么肉痛啊!一痛,严监生就开始后悔,想起结发妻王氏的好处了———因为严监生和发妻二十多年的夫妻,王氏在生活习惯上肯定和严监生一致了,要不然也不会在无子的情况下和平这么多年。

--

相关文章

  • 严监生之死

    接上篇,王老实女士之死,这篇来探讨下严监生。 《儒林外史》里,大概因为选入语文课本的是严监生临死前的一段,所以,对...

  • 严监生

    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只手指头不断摇晃,众人询问他想说什么,最后由赵氏掐掉了一茎灯草,严监生才断气.从此表现出严监生...

  • 严监生,我错怪你了!

    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经典的吝啬人物。 严...

  • 再读严监生

    寒假里我和儿子共读了《儒林外史》,(儿子的寒假作业是读这本书并且分析人物形象,为了激励他认真读,我和儿子约定一起读...

  • 王老实女士(严监生正妻王氏)之死

    本文是《儒林外史》的读书探讨,系本人原创,首发于简书。 严监生死的很冤枉。 严监生的正妻王氏死的更冤枉。 要说严监...

  • “两根手指头”的意义

    ——《儒林外史》严监生形象分析 严监生——严致和,临终前倔强地伸出两根手指头,当他的妻子赵氏剪掉一根灯草后,...

  • 为严监生正名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这是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的箴言。意思是说熟读王叔和的医书,不如多临症诊疗。 ...

  • 严监生的悲哀

    文/盐五言六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讽刺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

  • 可怜的严监生

    严监生,名叫严大育,字致和,高要县的一个财主。 他得以扬名的中心事件是:当他病入膏肓时,“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

  • 【读书与思考】《儒林外史》:可恶的严贡生和可怜的严监生

    最近在看《儒林外史》,刚看到前六回,这几回里出现了一对兄弟:严贡生和严监生。 严监生这个人物,我知道他是因为小学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严监生之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im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