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社交三原则:意识、真实、爱

社交三原则:意识、真实、爱

作者: 吾非拉里 | 来源:发表于2022-02-04 13:06 被阅读0次

我擅长独居,不喜社交。但过年期间,回到老家,一定是要走亲访友,见一见老朋友的,因此本社恐,给自己制定了三条社交的原则:意识、真实和爱。在社交中不断提醒自己,渐渐也发现了社交的乐趣。

一 意识

意识是一切的开始。

其实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仍旧可以生活,那时仿佛是一台装有自启动装置的机器人,一切都能按部就班地开展。

但是有意识的状态是要随时提醒自己,体察自己的内心。另外一个名称是临在,好像自己站在后面看着自己与他人的交谈一样,自己虽然参与在生活中,但是也没有完全参与其中,随时都保有一部分,可以反省自己和他人的交谈内容。

处于无意识状态中的我,好像是一个将台词按照要求背诵出来的演员,而处于有意识状态的我,很明确地知道这是一场表演,我是这个演员,但是也不完全是,我会说出台词,但是也会观察这一切的进度。

以前我一直将交流当做一种目的性很强的东西,我想在交流中获得知识,也想在交流中影响他人,但是我现在才明白,交流其实是一种自由发挥的状态。

在画画中有两个笔势,一个是自由笔势,画家可以随心所欲地勾画,笔势看起来没有条理,但是很洒脱很自由;还有一种笔势是控制笔势,可以用在精心勾画的部分,很精美,每一笔都目标明确。想要完成一副绘画作品,两种笔势缺一不可。

与别人交谈就是一种自由笔势,没有任何预设,往往能迸发出更精彩的内容,因为人人各抒己见,角度和观点不同,才能是有开拓性的对话,太过拘谨就限制的每个人的发挥空间。

我还发现,当我因为一个问题而感觉痛苦,去询问朋友的意见时,我其实想让他告诉我他所认同的答案。但是这样的回答,我往往觉得并不满意。

最好的解决方却是,朋友帮我看见,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他会重新定义问题,我也捋清思路,重新认识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

交流实际上是一种自由发挥的状态,意识在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没有有意识的状态,则没有后续的一切,意识是基础,是一切的开端。

二 真实

看见真实,看清幻象。

我在和他人接触的过程中,看见了自己的模式。我内心有一个模式,这是我之前的一些经历所导致的,我内心有一个批判我的人,他认为我是做作的、虚伪的、讨人厌的。他会嘲笑我,会讽刺我,会挖苦我。

我不愿意社交也有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一直都活在我自己的模式当中,总相信自己心中的魔鬼的鬼话,认为自己如果表现出真正的自我,是不会被人接受的。

我无法看清眼前真实朋友的感受,我的朋友大多都是极为包容的,无论我是什么样子,他们都能接纳我,而且就算大家有所不同,也能互相理解。

这种投射和认同的模式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存在,我看见我的朋友也都会被自己内心的幻象所困。

这种幻象导致我对待外界总是处于一种战或者逃的紧张状态中,我认为外界对我是不友善的,别人都反对我的,当我带着这样的预设和他人交往的时候,别人也会有莫名的紧张感。

外界对我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样的?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我不知道。一切都是变动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可能他对我既不友善,也不饱含恶意,只是无视罢了。

真实是最重要的,看清真相。有时会震惊好像从来没有这样认真地和朋友交谈过,很多时候,我会重新认识老朋友,一个更加真实、更加贴合他思想的角色。

三 爱


我一直都有想拯救父母的想法,也一直都想改变他们,想让他们更加幸福一点。但是我现在完全放下这个欲望之后,父母和我都解脱了不少。

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跨越的局限,时代、文化、教育、这些都是我们和父母这一代不同的地方,我一直觉得我的想法更加正确,但是时代的方向一定就是进步的吗?我认为科学、正确的真的就适合父母吗?

并不一定,中国历史早早就摆脱分封制,走向郡县制,而西方社会晚于中国两千多年,才走向分封制,但是最后西方社会却发展出资本主义,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都在帝王统治下循环往复。历史发展的方向并不一定是走向进步的。

每一个人都是按照“善”的方向走的,阿德勒心理学中认为的“善”,就是对自己好的状态,当然可能这种好,看起来对当事人并不真的好。

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受到伤害太大,可能当时他实在无法承担,潜意识就会压抑其成为神经官能症,这种神经官能症到他长大后会以更为激烈的方式爆发出来。

但是当时潜意识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善”,让人类在童年时期活下来,虽然后期会有更巨大的困难,但的确是最佳的做法,毕竟否则可能活不过童年。人也一样,一些表象的行为,其实与深层次的潜意识有很大关系,所以很难改变。也许对于当事人来说,自己也并不清楚,潜意识已经对其做出最好的安排。

我看见自己有自己的局限性,父母也有自己的局现性,但是至于自己内心的幸福,只有靠自己去发掘了,别人无能为力。

作为子女能做的就是去爱父母,认可父母。

廖一梅说:“人这一生,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理解是罕见的,尤其是和父母之间。好在理解不是爱的前提,就算我们无法理解自己的父母,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还是能爱父母的。

爱是动词,用行动表现爱。

我现在认为,爱就是认可。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将这句话反过来用了,我一直想让父母给我什么呢?那么我就给他们什么?

孩子所想要的就是,父母能一直相信自己,无论自己成功或者失败,都相信自己,无论自己选择走什么样的路,父母都支持,可以提出意见,但是最终都尊重孩子的选择。我认为我想要的爱大概就是这样的。

所以现在我将这种爱给我的父母,无条件地支持和认可他们,承认他们努力所做的一切,相信对他们来说,多少也是一种安慰吧。


我的这套方法其实是跟我朋友学来的,原本回老家这事对我来说有点痛苦,我一直都不清楚是为什么,在和她聊完之后,我才明白,我不是不想回老家见亲友,我是陷入到自己的“战或者逃”的模式中无法自拔。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就轻松多了。潜意识模式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只要有意识地看见就会削弱它的力量。

目前看来这次过年是我最开心的一次,我和朋友们见面也觉得很放松,不经意之间学到很多东西,有不少意外惊喜。

老家还是那个老家,外界还是那样对我,可能是我自己的心态变了,一切都变了。

相关文章

  • 社交三原则:意识、真实、爱

    我擅长独居,不喜社交。但过年期间,回到老家,一定是要走亲访友,见一见老朋友的,因此本社恐,给自己制定了三条社交的原...

  • 幸福三原则

    幸福三原则: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Rules for happiness: something to do, ...

  • 虚拟社交VS真实社交

    现代人是否应该减少虚拟的社交,更多的回归真实的社交? 我觉得应该。 1)从精力管理的角度看,虚拟的社交会耗散你过多...

  • 真实社交计划

    1 今年清明节,按照提前3个多月约好的,我和大学闺蜜们终于在成都见面了。 在等待中的那3个多月里,一想起这个约会,...

  • 2017年5月8日冥想心得

    1.我的本质是意识,意识是无条件的爱,无限的丰盛,无限的喜悦,无限的可能性。意识为了体验一个游戏,如果把真实的自己...

  • 道别二月

    ?读的书 《聪明人的方格笔记》 《所谓会说话就是换位思考》 《为何爱会伤人》 《为何家会伤人 》 《有意识的社交》...

  • 2017-11-01

    这是一件真实发生在我生命中的事情,真实到让我意识到的时候,恍然若失。 上个月,我在一个社交软件上,收到了一封来自英...

  • 【0106读书清单】融入的艺术

    001.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社交 社交的本质是真实的人相聚在真实的空间里,面对面地交流。人是群居的动物,在社交中获得快...

  • 当我开始爱自己

    当我开始爱自己,我发现痛苦与悲伤都只是提醒我在过着自欺的生活。如今,我知道,这就是“真实”。当我开始爱自己,我意识...

  • 如何让宝宝交际如鱼得水?尊重早教三原则,避免孩子社交受挫

    文/可馨育儿 如何让宝宝交际如鱼得水?尊重早教三原则,避免孩子社交受挫 一、锻炼宝宝身体动作 要锻炼宝宝的身体动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交三原则:意识、真实、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ks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