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学习阿浩老师的直播课,其中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就是第二天的课程,关于便签读书法。
便签读书法是阿浩老师根据赵周《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中的内容,总结的学习技巧,具体方案就是阅读书籍时,找到触动自己的地方,用自己的话,重述所读的内容,然后理解知识本身,描述与所读知识相关的个人经验,特别要详细描述个人经验中的事件,关于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规划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在未来的行动中。
所有的学习的落脚点都在于行动。所以,老师给出的拆书法,也就是拆书三步操作方法如下。
①摘录:从文章中摘录出让你感触最深的语句,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句话。
②复述:复述摘录内容,或是写下你对这些语句相似的经验、联想或思考,与自己相关。
③行动:基于前两步的启发,写出你想做出的行动,然后将行动清单贴在每天可以看到的地方,确保执行。
这一套流程下来,才是真的将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经验,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我认为,这节课的内容特别重要,所以就将它记在笔记本上,打算在日常读书过程中,应用于实践。
其实,便签读书法与卡片笔记写作法内容相似,基本上是同样的思路。
卡片笔记写作法就是写下见、感、思、行读书笔记。
见,就是摘录书中的原文,对你有感触的一段话或者是一句话,直接写下来。
感,就是由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思,由这段话联系自己的个人经验,让你想到了什么事或者是有什么思考,记录下来。
行,学到这个知识用于改变自己的行动,达到为我所用。
笔记标题叫法不一样,不过内容是一致的,都是殊途同归的效果。
方法再好,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
我总是为写不好一篇文章而痛苦,所以基本上公众号出于断更状态。
每天只花少量的时间,也就是20~30分钟时间来到简书,养成写作的习惯。
虽然一堆碎碎念,对别人来说,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是对于我来说,很重要。首先,养成习惯,再想办法在此基础上做调整,这是一段漫长的路,需要不停的探索,练习。
现在写不好,没有关系,并不代表以后我依然写不好,相信总有一天,能够达到理想的状态。
坚持1年看不到效果,坚持2年,坚持5年,10年之后再头看。相信自己一定比现在成长的更多。
刚开始来简书写文字的时候,每天都纠结,为不知道写什么而痛苦,也许是自我要求过高,总想着写10篇,100篇都能看到明显的效果,实际上没有完成100万字的文字练习,是写不出来好文章的。
所以,先让自己适应这种坐在书桌前,沉浸其中书写内心想法的状态。经过不断的努力,每天都是能量满满、和谐平静的处理所遇到的问题,这就是成长,是学习与生活和解得到的馈赠的回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