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不饮酒,故作不了诗人。不作诗,只能吟诵。
儿时学《元日》,遇到屠苏一词,老师说它是酒,好吧,那么它便是酒。从此,屠苏跟随平平仄仄抑扬顿挫挫地印在脑海,无从知晓直至今日:
屠苏,“屠绝鬼气,苏醒人魂”。
饮屠苏酒,所以必然是在春回大地之时,使人的精魂,连同天地万物一齐苏醒,相随相伴的还有千树万树争相绽放、欲炸欲裂的梨花,桃花,杏花......
花争相开放没有规矩,古人却是极讲规则的,长幼有序,唯独饮屠苏酒的时候例外:幼者先,长者后。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写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遥想千年前的荆楚大地,此时,屠苏酒香正四溢,屋檐低矮,青灯摇曳,家人换新衣依次拜饮,一派欢乐和祥。
据说是华佗酿制的屠苏酒,后由孙思邈发扬流传,“一人饮之,一家无疾;一家饮之,一里无病”。原来,是为了逃离疾疫,在民风淳朴的时代,健康平安,风调雨顺是最大的祈愿。到了科技发展的时代,又何尝不是。
千年以后,依然是荆楚大地,华佗是在世华佗,只是不知他是否来自南山?我猜肯定,至少,不是“种豆南山下”的南山,陶渊明选择的是出仕归隐、远离尘世喧嚣,他不,他逆向而行,不止一度。他酿不了屠苏酒,可他,分分明明,称得上华佗在世,没有丝毫折扣。
从前不饮酒,今饮屠苏醉。
似梦似醉的时候,眼里仿佛看到岑参踏雪而来,身后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白得茫然一片,不知所措。不禁心生疑虑:春风未起,何来花千树?到底是醉了,那一片片的白,原来是忙碌的白衣身影,她们,可不是花。只是比灼灼桃花更加让人感到温暖,比滴滴杏花更充满灵气与生机,哭也好,笑也罢,心中的伤悲不再。果然,酒,良药,治愈悲伤,给的了希望。
饮一杯屠苏,春风该来了吧。
若一杯不够,能饮三杯无?
一杯敬南山花千树
二杯敬春回荆楚
三杯敬爱满华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