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十一回了老家。每次回家都能发现老家的变化,道路越来越宽,扩建了公园,新建了旅游的设施,总之开始向城市化又近了一步。
家人也肉眼可见地变老,但家里的唠叨没有变。这次回去也照例听家里人唠叨了街坊邻里的陈年往事,亲历了一些事情,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都说城市里人情冷淡,乡里充满人情味。人情,在这里是个中性词。在村里,就是一个小型的人情社会。
在这里,我们对每个人都有人情计算和衡量的银行,你对别人多付出一份,别人会记住你的好,下次会还回来。相对地,你若是多行不义,你有求于人的时候,别人未必肯出手相助。而这无关法律和道德,纯粹靠人情维系。
你可能要说,现在有那么多需要别人帮忙的事情么?于我家乡而言,还处在小农经济,即使现在有很多自动化机械帮忙,也有很多作业需要靠人工操作。其流程较多,还有时令限制,多人协作效率更高。农作物在成长不同阶段需要不同作业,比如一定时间需要浇水等,好几家扎堆浇水的情况下就需要良好的协作。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更顺利的达成各项步骤。更不用说村里婚丧嫁娶,都需要聚集本家或全村的男女才能办成。
即使你觉得现在的事情完全不需要别人。可你知道几年后几十年后的事情么?孩子可能会去远方,父母会离开你,你身边离你最近的人还是街坊邻居。
人情社会,看准的是未来的利益。那些口碑不太好的人,基本是为眼前利益,破坏了长远的关系。比如为一点不值钱的东西大打出手,老死不相往来;比如曾经虐待儿媳,等老了后无人养老。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谁都不能保证自己的人生可以一帆风顺。所以别对暂时落魄的人落井下石,也别对风光的人屈意奉承。过好自己的日子,善待周围的人。
可维持一段长久的人情关系并非易事。长久相处,大小摩擦不断,要妥善处理这些,需要一定情商。街坊邻居也不是我们可以主动选择的,总会有几个永远无法共处的老赖。面对它们则是另一处相处模式。所谓人生处处皆学问。
细究下来,那些关系极差的大多数都是兄弟或很亲近的人之间。因为亲近,所以对对方要求更高。深层原因是嫉妒的本能被滋养放大,争执或纠缠后得到的概率大、成本低,为何不闹?奈何对方也不是省油的灯,于是关系恶化,不相往来。这次甚至亲见了亲兄妹二三十年无往来的事例,有点唏嘘。
人情矫枉过正就成了面子。我们为了撑场面,也做不少不情愿的事情。比如大小事情请客送礼。
人情社会有很多弊端,也有它温情的地方,比如对别人好的时候,真的会毫无保留,不计回报。同时体验着大城市的冷漠和乡里的人情,我还是想要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情。随着国人素质的提升,这样的愿望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