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国际关系历史.地理.人文
从苏明成身上看到的美国成长史

从苏明成身上看到的美国成长史

作者: 七鲸iris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17:10 被阅读5次

最近,频繁登上热搜的电视剧《都挺好》将“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又重新拉回人们的视线。

剧中被大家热议的几个人物,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真实得仿佛像身边的人。

而大家之所以觉得他们真实生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性格特征是逻辑自洽的。

也就是说,他们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成长经历的影响。

1.

 

以幼稚妈宝男苏明成为例。

 

苏明成从小被妈妈宠爱有加,妈妈几乎什么要求都满足他。

他说要和同学毕业旅行,妈妈二话不说给他两千块。

但正在读高三的妹妹由于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要进入学校的集中补习班,妈妈都不肯出钱。

他上大学天天打游戏,把成堆的脏衣服拿回家让妹妹洗。

妹妹不肯,妈妈就站出来指责妹妹。

更不用说他从小欺负妹妹,但不管情况是怎么样,妈妈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在他这边。

妈妈的偏心让他也在心中极端轻视这个妹妹,觉得妹妹就天然应该被自己欺负压迫。

所以他长大后和妹妹有矛盾就会对妹妹拳脚相加,还丝毫不认为自己有问题。

而妈妈的无限纵容也让他忘乎所以,觉得自己总是可以毫不费力地获取更多资源。觉得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有妈妈可以站出来为自己出头。

也就导致他长大后做事粗暴幼稚,不负责任。

以至于到最后混到一无所有的局面。

如果说这个家庭给妹妹明玉带来很大伤害,让她冰冷孤独,不愿亲近别人。

那么给哥哥苏明成带来的不良影响其实更多。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苏明成固然可恨,但也是个受害者。

归根到底,他也是被家庭,被自己的成长经历所限制,所引导,跟我们任何一个人一样。

2.

一个人精神、气质、行为方式,思维特征很大程度上是由成长经历决定的。

比如,一个人年少时缺乏无条件的爱,在他长大后很容易变成讨好型人格,热衷于事无巨细地照顾别人,喜欢承担本不该自己承担的责任,并因此而获得巨大的价值感,虽然疲惫但无法停止。娱乐圈里张柏芝、陈学冬都是这样的例子。

再比如,一个人原本自信豁达,但遭遇了一次欺骗,损失惨重。他就容易变得疑神疑鬼,患得患失。

很多时候,人们做决定都不单纯是受理性驱使的。当一个人面对一件事的时候,在一瞬间,他的过往经历塑造的思维模式、情感模式会起作用,让他产生某种情绪或信念,由此而影响做出选择。

因而当我们回首往事,时常会发出感慨:我当时为什么会做出那样不理性的选择?

那是因为这就是你啊,由过往经历所塑造的你。

所以说,当我们具体地去看待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回过头看看他曾经的经历,或许会更容易理解一个人。

看待一个国家也一样。

人不是完全理性的,国家也是。

新的国际关系观点认为,当看待一个国家时,不能把他看做一个个理性的、一致的个体,而是可以去看看这个国家经历了什么。这样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国家,理解他的所作所为。

以美国为例。

理解现在美国的种种行为,可以回首他的历史。

最鲜明的例子就是911事件。

冷战结束后,美国形成了全球中心的霸主地位,全球的资源都向美国输送。而美国不满足于此,他希望在全球的资源都向他输送的同时,把本土的价值观和制度也向全球输送。

全球资源向美国输送造成了全球发展的不平衡,而美国的价值观和制度向全球输送,也对全球其他文明造成了精神压迫。于是一些宗教的极端分子就想采取一些极端手段向美国表达愤怒。

911是二战之后美国本土遭受的第一次攻击,而且是第一次遭受非主权国家攻击。

也就是说,美国第一次正面遭受了恐怖主义战争。

911事件对美国的影响显然是巨大的,它彻底改变了美国的心理结构,概括起来就是剥夺了美国人的安全感。

先从个体层面来说。在911事件发生的两到三年里,一项对纽约曼哈顿11037名居民的调查显示,有13%的人出现了PTSD症状,有39%的人出现了高警觉症状。就连很多非纽约居民,在观看电视台播放的事件录像之后,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PTSD症状。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对创伤等严重应激因素的一种异常的精神反应。它是一种延迟性、持续性的心身疾病。症状包括噩梦、失眠、在脑海中反复地闪回灾难发生的画面等,会让人反复地体验创伤,给人造成巨大痛苦。

如同很多美国公民一样,美国这个国家也出现了很多高警觉症状。

911之后,美国不断地增加国防预算,不断地向各个地方用兵,比如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偶尔也想向朝鲜动武,甚至现在对中国也是这样。是因为这些国家威胁到他的安全了吗?远远没有。

如果说去阿富汗清剿塔利班可以理解,但又为什么要攻打伊拉克呢?现在,美国本土的精英阶层也普遍认为,无论是从道德角度考虑还是从功利角度考虑,攻打伊拉克都是美国受惊过度的表现。

被剥夺了安全感的美国开始变本加厉地改造世界,今天要求这个国家民主,明天要求那个国家开放金融市场,要求全世界都更像美国,因为他觉得这样才会更安全。然而其结果却是朝鲜问题激化了,俄罗斯越来越强硬,日本越来越不听话了,甚至出现了伊斯兰国这样的塔利班升级版。

2009年美国实行亚太再平衡战略,要把海军的60%布置在太平洋,这完全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就连美国的盟友也对美国很失望,事实上从2003年伊拉克战争开始盟友已经失望了。包括法国和德国在内的主流欧洲国家没有一个支持美国。

同样的局面也出现在了在金融安全方面。

2008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至全球。对美国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这次金融危机实质上并没有对美国造成那么大的威胁。单纯说破坏力,这次的金融危机比起1929年美国大萧条来说相差甚远,而且美国经历那么多次危机,应对机制早已健全。

其实,恐慌的真正来源是911。

因为911之后,美国对包括金融安全在内的非传统安全领域更加敏感了。

事实上,正是因为911导致国际资本大量撤离美国,使得美国越来越不自信。一个人越不自信就越需要证明自己。于是美国越来越想要证明自己的实力,就越来越想要到处发动战争。而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又造成了财政赤字,这也很大程度上引发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

为什么2008年金融危机对美国打击那么大?因为他验证自己的实力尝试失败了,而失败的原因却是美国丧失了安全感所以需要到处去验证实力,这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对于国内而言,911造成的一个重大问题是行政权力无限扩大,大到总统可以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名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华盛顿邮报曾评论:“小布什总统的权力已经扩大到了可以一个人决定战争要不要扩大到伊拉克 ,一个人决定美国人可以保留多少隐私的地步。”这对于一个向来崇尚民主的国家来说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911给美国造成的物理损失其实是及其有限的,但是丧失安全感这件事给美国内心造成的精神折磨是无穷无尽的,而且精神受到折磨的美国又在现实中错乱感知,混乱行为,又造成更多损伤。

抛开仇视、偏见与盲目崇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美国,是不是觉得丰富立体得多了呢?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能对你了解一个人或者另外一个国家有方法论上的启示。

毕竟,这世界纷繁复杂,精神层面的故事和能量,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关注公众号:七鲸

查看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苏明成身上看到的美国成长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pr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