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计划】大脑是cpu不是硬盘
05讲里,
叶老师提出了一个脑科学的结论——我们的大脑不是用来记忆的,而是用来思考的。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事项那么多,因此,我们就很需要一个工具来帮助我们记忆这些要做的事情和冒出来的想法。当记下来之后,你的大脑会明白现在不用再惦记着这个事情,而是可以重新去做它该做的事情。
注意,这里可不只是管理关于工作上面要做的事,而是关于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说关于你这个人全面的任何需要做的事情和要做的想法,需要把它搜集全面并且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
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我们进行接下来行动之前的重要第1步。
回顾我们自身的生活,是不是在没有刻意练习的情况下大脑经常被用来记忆东西,毕竟记忆一些不费脑子的事情可比用它来思考简单。
但大脑的短期记忆工作组块只有7±2个,也就是说我们同时能记得的东西上限是很有限的,最多9个。所以即使依靠大脑去记忆,也依然会存在记不全、记漏的状况。
因此,我们非常需要一个工具来帮我们记录所有的想法,一方面解放自己的大脑,让大脑重新回归它该有的工作内容,即思考;另一方面,帮我们记录全面。
✨而且在我看来,我们不只是全面记录工作和生活上要做的事,很多时候自己偶然冒出的灵感和想法也需要记录下来,或许未来的某天你会发现,当初的一个念想,已经实现了。我想那种感觉会很奇妙,很幸福。
我近两年也养成了记录的习惯,用来记录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就像开营直播的时候叶老师说下个月4~6号,他在每天晚上8点要给我们直播,我开始在脑袋里面想了几圈,最后把它写了下来,就很放心到那天自己依然能看到事项提醒,不会错过。
这个单独在日历上写出未来某一天要做的事情其实是在今年年初刚刚养成的习惯,因为开始我一直在清单本上记录,但每一天的事情过杂也没有分类,一眼看过去看不到必须要在当天某个时刻做的事情就很有可能错过,所以我今年把它单拎出来。
起初只是觉得这样一方面能够更加醒目地提醒自己,第2点就是这个主要的事件会成为我当天的一个锚点,不管有没有做其他事情,最后有多少产出,但只要完成了这个重要的事情,对我来说在日后回忆这一天的时候就是有内容的。
但现在看来这一点其实不只是这样的作用,它竟然巧妙的和特定时间要做的特定事情放进日历的这个思想一致了。
不过之前我没有做到事无巨细的全部记录下来,有些时候就会发生遗漏。而且因为使用的工具不同,既有纸笔也有手机,有时候会找不到记录在哪里,好在经过我自己的摸索也慢慢的分类比较清楚了,但依然很期待老师在接下来的内容,去优化我自己的记录方式。
需要用一个可靠的流程解决时间管理,而不是用一个理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