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脉

作者: 河南诸侯 | 来源:发表于2019-08-06 14:09 被阅读0次

脉短而细又窄,滞涩,称涩脉。

脉,又称血脉,气脉,

眼部,一般是涩脉出现之地。

赤目糊,就是涩脉的产物,

眼部经脉因又细又窄,气血流通量少,称为气血运行不利。必须扩道。

因气血少,产生气血不足病症,许多脑部经脉缺血性坏死。

涩脉,非常重要的脉,必须重视。

相关文章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滑涩脉和弦缓脉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滑涩脉和弦缓脉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脉象。先看滑脉和涩脉。滑脉和涩脉与津液有关。滑脉津液充足,涩脉津...

  • 涩脉

    脉短而细又窄,滞涩,称涩脉。 脉,又称血脉,气脉, 眼部,一般是涩脉出现之地。 赤目糊,就是涩脉的产物, 眼部经脉...

  • 涩 脉

    听张玉林老师讲古脉法笔记 涩脉:只有往来艰涩,与滑相反。 涩脉的出现就是气血不足。或者说是因为气滞、血瘀、亡血、失...

  • 悟医道真(七百六十六)

    “尺脉缓涩,谓之解。” 尺部之脉,所以候阴者也。如脉来太缓,是气虚也。脉来太涩,是血虚也。彼缓涩同见者,乃气血两虚...

  • 读《黄帝内经》素问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4——不同疾病的状态

    (原文) 臂多青脉,曰脱血。尺缓脉涩,谓之解衣安卧。尺热脉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脉...

  • 9、涩脉

    涩脉一小鱼儿:老师,从开合来讲左右尺部涩脉候肌瘤囊肿,我的理解是,肝左升疏泄为开,肺金右降为合,肝失疏泄,胞宫气血...

  • 357、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

    357、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刘渡舟 这种下利,脉浮数,是阴证见阳脉;关以下脉属阴,尺涩就是脉...

  • 脉象

    《濒湖脉学》所例举的脉象共有二十七种,分别为:浮 脉、沉 脉 、迟脉 、数脉、滑脉、涩脉 、虚脉 、 实脉、长脉、...

  • 25、涩脉记录

    小鱼儿:把到一位左脑出血的病人右寸部一条偏向内侧的脉线上有三个连着的涩脉点,患者是右侧偏瘫的。 青先生:不错,记录...

  • 脉有十种,阴阳两分,即具五法

    浮、沉是脉体 大、弱是脉势 滑、涩是脉气 动、弦是脉形 迟、数是脉息 总是病脉,而非平脉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涩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wi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