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非遗遇上艺术

作者: 飘渺的梦影 | 来源:发表于2021-10-16 14:43 被阅读0次

思南书局这期展览的主题为《当非遗遇上艺术》,展示了山西平遥、陕西华县、苏州、泉州等地的非遗艺术。

一、山西平遥、陕西华县

1.推光漆器

以手掌推光和描金技艺著称。平遥漆器装饰技艺水平高超,具有独特的漆器制作风格,开创了以“描金彩绘、堆鼓罩漆”为主要特征的漆器新风貌,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泥人雕塑

以泥土、面粉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作品题材主要以人物肖像、佛道教题材、场景雕塑为主,善于捕捉神韵,形象在外,功夫藏内,古朴厚重。

代表人物:张荣,晋中市非物质遗产泥人雕塑代表性传人,生于山西平遥,自幼受父熏陶酷爱泥塑,2003年创办个人作品展,2018年获“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


3.华县皮影

一般由牛皮刻成,皮质优,雕工精细、造型逼真、含义深刻,制作复杂精细,要经过削、磨、洗、刻、着色等24道工序,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代表人物:汪海涛,陕西华县人,自幼跟随工艺美术大师汪天稳学习华县皮影雕镂技术,2003年参与大型皮影作品“清明上河图”的雕镂制作,2008年参与“唐明皇踢球图”制作,此作品获得2008年中国民俗收藏精品银奖。


二、泉州

1.木偶头雕刻

木偶头是木偶艺术角色的头部造型,江加走木偶头是雕刻和粉彩的极好结合,细微的画笔与优秀的刻工,洗练的刀法与精湛的技艺,堪称一绝。

代表人物:黄紫燕,泉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江加走木偶头雕刻第四代传人,福建省级非遗传承人,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1991年至今从事“黄义罗木偶头雕刻”和“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创作和传承工作,刀法豪放,刻工精细,作品曾获得省级、国家级多项金银铜奖,深受海外人士青睐。


2.金苍绣

在罗绣的底子上,用金丝线绣出各种美妙的纹样,特殊针法有荔枝跳、菠萝凸、三叠线、龙鳞迭甲等,由于绣线包金箔其状如葱,民间叫金葱绣,雅化为金苍绣。

代表人物:黄明霞,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苍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师从苏进治,是其最得意的门生,为传承手艺,创办“黄明霞刻绣工作室”。


三、苏州

1.竹刻

竹刻作品以刀代笔,以竹为纸,雕刻方法主要有圆雕、透雕、深浅浮雕、高浮雕等,作品纹饰繁密、变幻无穷。

代表人物:倪小舟,当代竹艺家,苏州工艺美术大师,1986年从事竹刻创作,2000年创办个人工作室,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和艺术,数十年来收集历代竹艺等相关文献资料2千余件,2018年被世界竹藤组织授予“亚太竹艺工匠”称号。


相关文章

  • 展览—非遗遇上艺术

    思南书局这期展览的主题为《当非遗遇上艺术》,展示了山西平遥、陕西华县、苏州、泉州等地的非遗艺术。 一、山西平遥、陕...

  • 工若天开 一握清风

    苏扇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 金陵竹刻

    今天逛朝天宫,发现西侧厢房里有个“金陵竹刻”的展览。 细细看下来,才了解到原来竹刻也是自成体系的一门“非遗”类艺术...

  • 2018-07-11

    东科学子访舟山非遗展览厅 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7 月10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探非遗之韵...

  • 门的故事-记《流动的文化》展览

    昨日,谈起北京的城门故事,使我想起6月9号在农业展览馆参观的展览《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暨第四届京津冀非...

  • 铜·花瓶·花

    非遗的铜花瓶与熔铜工艺创作的花是什么样子的呢? 人说,艺术(Art),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样的非遗确实很美! ...

  • 另类的艺术

    妈妈接到了一个好消息:在黄山城市规划展览馆里,有一个特别难得的展览———非遗传统艺术技艺大展。 进了展览馆之后...

  • 赏石艺术入“非遗”

    何谓赏石艺术? 按照中国观赏石协会申遗报告书的介绍:“赏石艺术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相融合的一种艺术形式,以天然形成的观...

  • 来巴中,体验巴中“非遗之旅”

    为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 近日,我市推出了 多条非遗旅游线路 什么是“非遗之旅”? “非遗之旅”以非遗项目为核心、以旅...

  • 关于非遗你必须要知道的7个硬知识

    非遗是什么? 能吃吗? 中国有多少非遗? 我能申请非遗吗? …… 关于非遗你一定有自己的疑惑和各种各样的问题,今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展览—非遗遇上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zh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