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宁愿发微博?
比较的对象,自然是微信。
一些内容,我发它的出发点并不是社交互动,而是我想说,我希望这些东西保存在我的时间流里。
我清楚这些内容不是会吸引人点赞评论的那种,发在微信里会有骚扰到别人的担心,发在微博上,好像就没有那样的负担。
微博更像对我的记录,微信更像我抛出去给人看的分享。
最早微博这种形态诞生时,我特别开心。
因为我没事就会有一两句破碎的、简短的想说的话,但那时只有博客,博客很长,发起来很郑重其事,于是这些小想法就自然丢失了。
微博很好的解决了我这个问题,这是一种比社交更基础的自我记录,像打散的日记,但如果有人还能对我说的有回应,就更棒了。
然而微博和微信后来都将这种表达带去了另一个方向:别人会对我说的什么有回应,我才说什么。
而那些真正想说的,可能反而说得少了。
所以既然微博和微信都跑偏了,为什么我宁愿发微博呢。
呃,吃喝玩乐吐槽工作的事情,怎么能发在有BOSS的朋友圈呢!什么,屏蔽啊,那我要不要屏蔽同事呢,不屏蔽某天聊起来被BOSS发现我屏蔽了他怎么办!
对,我就是想这么多!
不过说实话啊,朋友圈的点赞比微博真是多多了,这说明我是一个不在乎虚荣心的人哈哈哈哈。
我只是有表达的欲望而已,
表达的欲望,强于被回应的欲望。
————————————上面的内容是好几年前写的吧————————————
补一下:
啊我突然想到了一点,微信重要的就是朋友圈,而不是个人主页,想找到自己的主页真的很难,从一开始,这里就不是用来存留和记录的,而是用来抛出去的,分享的,社交的。
微博相对来说,个人主页好找多了。
为什么朋友圈内容很容易出现装的情况呢,因为大家总是打着个人记录,个人心得的幌子去发着集热度的内容。
抖音、小红书就不一样了,在这里热门内容永远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大家目的明确开心地来集赞,“在抖音红了”是一个hot的标签。
所以为什么微信为什么不能发不需要分享到朋友圈的内容?
因为这是一种倒退到博客时代的行为?
微信的我的主页为什么藏那么深?
利用人性的弱点,去煽动,去掌控,去增长,是否是道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