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格格在成都相聚三天,很放松很快乐,与格格相处轻松不费力。昨天看过一篇文章说有一段话说:“远离消耗你的人,也不去消耗别人。跟舒服的人在一起,是最好的养生。”跟格格在一起就是一种养生。

她敞开心扉去欣赏我认可我,她允许我对孩子的允许,这是在我之上的允许,但她却说我影响了她的生命,让她看到了什么是践行学问。她也让我看到原来我们总喜欢去看到别人的好而忽略自己的好,有个“不算数”模式,格格让我看见了我自己,有很多时候我也和她一样,觉得自己很多地方都做的很不够,当然这也说明我们都是喜欢自省和学习成长的。我跟她说很多时候我也会对孩子发火的。最后我们都收获到了实践的方法,要把学问落地并没有那么容易,知道和做到之间往往需要一个桥梁,我想这座桥梁可能是某一时刻的幡然醒悟或者觉察,也可能是生命与生命连接时碰撞的火花。
在我看来只要生命与生命有质量的连接都一定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格格写了一篇《生命影响生命》抛到群里,瞬间我就成了明星人物。于是我在群里对应老师发问: 应老师,请教下我这是什么心理?当我在成都格格热情招待我,请我吃饭,米粒也请我吃饭喝茶,我就会心里总装着这件事,想着买什么礼物回馈他们,平常我也没给他们花什么钱,也没给他们什么利益。当一个保险推销员给我女儿买了很多吃的时候,我会很不自在,因为我没有跟他买保险,就总想着要买个什么礼物还给他。当我发现我突然间被刷屏了,就会很不自在,就想着自己在群里要不要说点什么,来给到大家什么启发,或者怎么感谢大家的看见和赞美。平常与朋友一起出去我如果多花钱了没关系但如果我没有机会多给出心里就会很不自在,想着法子弥补。
老师的回应是我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去探索形成这种心理的背后成因,但成因背后还有成因。二是直接活富足活丰盛活我配得。
在我提出问题之前,群里叶群给我回应:@岳慧慧-上海h g f s s s d 当收到别人对你的肯定、赞美、夸奖时,请带着觉知深深的吸气,把这股正能量吸入到身体里面,然后告诉自己这一切自己值得拥有,自己配得世间所有的美好,这也是平时我经常对自己做的,现在与你分享。你能够践行学问真的很了不起[强][拥抱][爱心],我当时其实有马上领悟到什么,于是我回应:@叶群-浙江青田 你的分享太及时了,我本来还有一个想知道为什么的想法,还写了一大段想要请教应老师,看了你的话,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感恩你。[亲亲][玫瑰]
所以本来不打算把提问再发到群里来,因为自己知道该怎么做了,但一是出于好奇心,学过完形,又想起很久之前一个小伙伴的分享就想探究下是小时候的什么经历让我形成了这种模式,二是觉得自己总是不敢在群里提出问题害怕老师觉得我问的问题没有水准,此刻想突破这种模式。
还好问了问题,虽然最后问的时候我的目的变成了证实自己的想法,我的想法是不用问那么多,用叶群给的方法去训练自己有配得的模式。而老师回应的两句话让我深深的体会到直接活和超越意识怎么活出来,什么叫做当下成为。我想我以后都不会过多的去探索为什么,怀着一份好奇心不着急自己臆想而是看看究竟会怎么发展或者会发生什么以及马上成为学问本身是我的方向。此刻和收到应老师话的那一时刻我都好激动,如获珍宝的感觉,无限感恩!又进一步深刻的理解了应老师说的抛开匮乏意识直接活富足的真意。
生命与生命的连接好微妙好神奇,感恩与格格的连接,引发了接下来的智慧碰撞,让我又获得了生命的很多真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