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想法
家校共育原则下的思考

家校共育原则下的思考

作者: 一弯静水流深 | 来源:发表于2022-09-19 21:19 被阅读0次

1,目标一致原则。

新教育下的家校关系是家庭与学校彼此借力,并肩前行,互相成就,呵护孩子成长的关系。在新教育的环境下,家庭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助力。很多时候,我们一线教师能明显感觉到:很多家长尤其小学刚入学的孩子的家长,对于幼儿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界限不明晰。他们对于小学教师的心理要求太高了。既要照顾孩子喝水,上厕所等生活细节,又要对孩子学习方面的事儿尽心竭力。说实话,前者是对幼儿园老师的职责要求,因为孩子的年龄,心智等原因,孩子处于弱势,孩子需要大人更多的帮助。但是当孩子已经到了法定上学年龄,如果生活还不能自理,说明家长和孩子并没有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学校就是过渡,这是错误的想法。孩子需要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逐渐脱离,逐渐放手才能真正实现过渡。所以,很多孩子之所以很聪明却很依赖,什么也不会做,是因为家长就是孩子成长最大的阻力。事实上,我们知道只有家校合力才能成就孩子。认识到这一点,才是家长“爱”孩子的表现。

2,地位平等原则。

家庭,学校,社会作为孩子们助力的因素,三者之间属于平等主体地位,说大白话是伙伴关系。三者共同承担着教育孩子的责任,责任不分轻重。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孩子在家庭里养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会潜移默化的延伸到学校教育的学习习惯当中。孩子的生活习惯不好,学习习惯就不会好,即使表现出好的成绩,并不代表孩子会在学业上获得成就。学习成绩只是阶段性证明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一个人真正的成长和成功与学习成绩没有直接关系。

3,尊重儿童原则。

生活中,大部分家庭的教育模式是:小时候,孩子可塑性很高但啥也不懂的情况下,父母缺乏专业性,经常乱指挥,结果导致一些不良习惯的养成。等到孩子逐渐长大,行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便会和家长争取话语权,就会出现矛盾甚至反叛行为,此时家长即使想要想办法,但是为时已晚。所以,从教育孩子的一开始,家长首先要将孩子当做一名活生生的人,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多与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不越界,让孩子生出对自己的掌控感,这样的孩子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4,机构开放原则。

在新教育的教育环境和机制下,学校教育与社区大门向家庭敞开。理想状态下的新教育状态正如朱永新老师在《未来学校》里写的那样,孩子们可以在家庭自学,查阅资料学习;在学校凭兴趣爱好,和对专业的深入研究,结合社区提供的读书室和读书活动,三者三位一体为学生打造立体需求,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真知,搞创新。

5,方法多样原则。

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多种多样,所以评价和衡量人才的标准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家庭对“人才”的所谓认知,在观念上一定要有改观,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以及电脑时代机器所不能替代的职业都是未来需要的。学校更要给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所擅长的领域,社区也要提供链接现实世界需求的真实的需求鼓励孩子们挑战。这样,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才可能真正实现。

6,长期坚持原则。

俗话说:每天在不同地方打井的人不可能打到水。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一件方向对的事情上坚持的时间。没有人能随便成功,家庭和学校对于孩子的未来必须制定一个长期的坚持计划。激发孩子的自驱力以及向上的动力。

7,多方共赢原则。

新教育关系下的家庭和学校彼此成为助力。家庭因为学校专业教育的助力,孩子得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家庭关系变得和谐,反过来,和谐有爱的家庭关系又滋润着孩子,所有人正能量的输出,营造出家庭与学校,社会共生多赢的局面。和谐的亲子关系,幸福的家庭环境,所有的一切都助力孩子幸福的成长。

8,跨界协调原则。

家庭教育首先要求家长必须要懂得儿童成长的规律,这就要求家长跨界成为半个专业教师,唯一的学生就是全心全意百分百付出的自己的孩子。学校老师呢?本身也都是家长,要想成为专业性强的老师,首先也必须是一名合格的家长。虽然家长与老师必须明白自己在儿童心中的定位,但是同时也必须明确边界,知道家庭和学校各自偏重的教育课题。对于儿童来讲,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相关文章

  • 家校共育原则下的思考

    1,目标一致原则。 新教育下的家校关系是家庭与学校彼此借力,并肩前行,互相成就,呵护孩子成长的关系。在新教育的环境...

  • 家校共育(20220611)

    今日收获: 张俊老师分享的《家校共育 幸福亲师:经验与实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家校共育的现状、家校共育的优势和家校共...

  • 家校共育该如何配合? - 草稿

    (桐下写吧‘挑战21天’第四期,第4天) 家校共育是现如今倡导的教育模式,可是家校共育该如何共育?共育,顾名思义是...

  • 家校共育,想说爱你不容易

    家校共育,想说爱你不容易 ——东马沟小学家校共育叙事 王俊霞 家校共育,让人忧伤让人喜;家校共育,想说爱你不容易;...

  • 家校共育的思考

    家校共育一起发力,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单靠其中任何一方,其力量就会削弱,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是学校教育的主导作...

  • 国内外研究

    学习目标 1.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员能够思考并理解以下重要问题: 结合文献理解家校共育的概念,家校共育的重要地位...

  • 家校共携手,同心育英才

    新教育指出“家校合作共育是指通过家校互动、亲子共读、新父母学校、家校合作委员会等形式,强化家校共育机制,建...

  • 家校合作是最有效的教育

    家校合作共育是指通过家校互动、亲子共读、新父母学校、学校合作委员会等形式,强化家校共育机制,建立新型的家校合...

  • 2019.9.28 立德树人一体化课程第一期教师培训——扈培杰

    王坟初中 一、什么是家校共育 二、为什么要开展家校共育 三、怎样开...

  • 【原创】九年级家长会简报

    家校共育,携手未来 ——普化初中九年级家长会简报 家校共育,携手未来。为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校共育原则下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iv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