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是画了一个圆,起点就是终点。前半生像上山,后半生像下山。
苦乐、难易和兴衰基本是对半的,也是互为背景而衬托和显示的。
前半生如果艰苦,后半生就比较幸福;前半生如果很顺利,后面就会非常坎坷。
苦中常常有乐,乐中也有恐惧和担忧。逆境中也有顺心的时候,顺境中也有许多烦恼。
人都希望永远平安,永远健康,长寿不死,只有幸福,没有痛苦。这样的现实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没有意义。
我年轻时崇拜说话滔滔不绝、写文洋洋洒洒的人,现在却讨厌这样的人,知道他们其实没有什么见解和智慧。我现在崇尚写短文,说简单的话。
年轻时学习说话、交际和演讲,现在学习写文、沉默和孤独。人生的前半截是得的过程,知识、经验、体力、财富和感情都在增长,所以日子过的很慢,很难,但是乐趣比较多,希望比较大。
人生后半截是失去的过称。记忆力、体力、地位、名誉和感情都慢慢失去,钱财也送给医院,朋友渐渐疏远,亲人同学渐渐离去,社会地位也被后来者取代,慢慢懂得什么是苦难和无奈。
年轻时有梦想在支持自己向前冲,有热情,有精力,有勇气,有活力。遇到苦难、挫折和不顺时可以对自己说:明天会更好。第二天依然活力四射。
中年后发现已经实现的梦想渐渐远去,又如过去的梦一样朦胧。许多事情回头一看,感觉毫无意义。
遇到苦难再不敢说明天会更好,因为知道明天说不定要进医院或火葬场。于是经常安慰自己:苦才是人生、苦难出天才,或者用宗教信仰寻找寄托和救赎,或者用养生保健来延缓剧终。
苦难和死亡使人思考,使人清醒,使人超脱,使人放下。真正的老师不在书本里,而是真实的生活、丰富的阅历和生命的大限。
智慧不在名师嘴里,而在儿童口里,在老人心里,而这两种人却是最容易被人忽视和轻视的。(2017.03.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