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大家共读时,我去贵州了,所以对本节内容的理解纯属个人观点。
我是从这几个方面理解本节内容的:
1.自我怀疑是如何产生的?
当父母想当然的认为孩子的某些做法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而对孩子生气和发脾气。于是外界对于孩子的误会就开始了,还没有价值判断力的孩子被动接受一个又一个误会,最终变成自我怀疑。
2.自我怀疑的破坏性及解决办法
自我怀疑是一直持续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这就是它最大的破坏性——持续的焦虑。
父母错误的做法是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甚至指责孩子,这样孩子的自我怀疑就更严重了;父母正确的做法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努力为孩子创造安全环境。比如领着孩子想办法克服害怕情绪。让孩子意识到,哪怕出现一些让自己害怕的情绪,自己也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可以做些什么。这样做的好处是:①是没有否定孩子的情绪,其实出现任何情绪都是合理的,都是没关系的;②是让孩子有机会挖掘自己的信心和潜力,不管遇到什么问题,自己都有机会和空间做些什么,时间里自我主见的基础。
3.我怀疑VS被怀疑
自己是由“别人影响后的自己”和“原本真是的自己”组成。而自我怀疑就是“别人影响后的自己”在发声,和“原本真是的自己”之间产生了矛盾,从而带来了自我的冲突和情绪上的困扰。
4.如何克服自我怀疑?
要克服自我怀疑,就要认识到自我怀疑不是一种天然的与生俱来的对自我的持续否定,而是内化了别人的声音,以为是自己的一部分。具体可以通过“怀疑你的怀疑”的方法,从理智上明白“自己的怀疑可能是受到了外界的影响,其实是别人的声音,不是自己产生的,这个声音可能不是客观的”。第一步:表达怀疑。把你的怀疑写出来或与足够信任的人分享;第二步:中断仪式。表达完毕后,我们还需把记录怀疑的本子收起来,放在一个地方,并告诉自己“那就是全部怀疑了,是时候停止了”等方式,跟自己的过去做个了断。第三步:表达对怀疑和怀疑。去质疑你之前的怀疑是否真的那么真是可怕,把我们脑子里非常微弱但总是被我们忽视的那些声音引导出来。
作为个人,如何运用好这一节的知识呢?从自我怀疑的产生来说,要注意对孩子的鼓励和引导;从对自我怀疑的克服来说,当你对自己的想法和能力产生怀疑时,一定要多思考自己的在某方面的优势,找到自信,克服自卑,然后达到消除自我怀疑的做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