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问,问题都解决了
昨天下班回到家,站在门外面就能听见丑哥在哭。打开门,他看见我,哭得更大声了,还抽泣了。
我还来不及开口问,孩子他爹说,我在厨房炒菜,他在耍502(强力胶),万一弄到眼睛里面怎么办,叫他拿去扔了,他不仍。
我说,被打了。
我就好奇了,丑哥拿502胶水来干什么,纯粹是为了玩?
最近在看《深度思维》,里面讲了好些方法来揭开事物的本质。我不想向以前一样,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辟头盖脑地责骂他,试试运用书中讲的方法。
蹲在丑哥身边,轻声地问:为什么耍502胶水?
丑哥:我要把画粘在墙上。
我:为什么要把画粘在墙上?
丑哥:我画的我们的家,粘在墙上大家一起看。
我:哦,我明白了(虽然他画的都是一些打结的线,但他的心我懂了,顿时又气又好笑)……
转过头孩子他爸说,虽然他用502胶水不对,但你骂他前是不是把思维链拉长以下,看到现象,多问几个why或者换位思考一下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深度思维》的作者叶修,知乎大v,回答了很多关于思维方面的问题,专注于思维方法和学习策略领域的研究。
我们在处理各种工作、事情当中,一般会出现思维的局限和弱点,那么能在这几个方面进行突破和改善的,也可以称为深度思维:
拥有较长的思维逻辑链,能够认知较长的因果链;能够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灵活切换看待问题的视角;能够处理较大的信息量,在杂乱的信息中保持思维能力;能够在宏观视角上分析问题,认知事物所处的生态特征、事物地长期趋势等。
如何让我们的思维更深刻?
就如上面讲的例子,当一件事情已经发生了,不是责骂,而是反思,挖掘事物的本质。但是找到事情的本质并不是那么容易,面对同一个事情,有些人能够找到做这件事的出发点,有些人只能找到浅层的表面,很多时候,这是深刻思考能力的差别,也就是思维逻辑链条长短的差别。怎样跨过这个差别,就是运用5why法。往有意义的方向提问,要疑问,不要质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慢慢的就会触及到底层逻辑,找出你想要的答案。
这有点像包根问底,在这里是褒义词。发生了问题我们向前问用5why法,向后问用5so法洞悉事发生的未来趋势。
我对丑哥说“如果502胶水弄在眼睛里了怎么办?”“眼睛会痛会看不见爸爸妈妈,看不见电视”,“然后呢”“妈妈会心痛”,“然后呢”“不用502胶水粘画”、、、
通过这两种方法让我尝到了一点甜头,看过的方法要拿来运用,不然白看,也浪费了时间。
孩子爸也是一根筋思维,如果能换位思考一下,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结局就大不相同了。
希望通过这本书一部分的解读,帮助大家透过问题的看到本质,然后有好的解决途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