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的最让人心寒的新闻就是一个12岁的孩子竟然拿刀杀死了他的同学。两个家庭的悲剧瞬间造成。学校首先出来检讨自己没有做好警示性教育。孩子的家长怎么想?难道孩子的错误跟家长的教育和培养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在微信上读到这样一篇文章,文中一位叫想哥的孩子被同学小强抓伤了面部,伤口几乎足以毁容。连老师看了都心疼。老师同时通知了两个孩子的家长。小强的父亲,只说了句愿意赔偿自己孩子弄坏想哥东西的损失,然后就低头看手机了。想哥的妈妈,看到孩子被伤成那样,几乎哭出来,可是她说,孩子与同学发生冲突,归根结底是家长的错,然后就带走了自己的孩子。小强的爸爸这才说如果孩子治疗中出现问题请通知他。这个时候,老师发现,小强的十个指甲全部剪成了尖利的三角型。小强在家里受到是什么教育?遇事不能吃亏,与人发生冲突,随时要用尖利的指甲抓伤别人。从他爸爸对待小强伤人事件的态度上也明显可以看出,他也随时准备着在孩子与人发生冲突时挺身而出,这对父子随时处于战备状态。事后,想哥妈妈在老师回访时,对老师说,想哥甚至不想与小强有任何接触。对于小强这样的孩子,谁家孩子愿意跟他接触呀。
在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时,想哥的妈妈给家长们树了个典范。首先告诉自己,同时也告诉别人,孩子犯错误跟家长的教育有关,在检讨自己的同时,告诉对方家长,家长应该负起应负的责任。想哥的妈妈这样做,也是用自己的行为给自己的孩子树了个典范,要孩子知道,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伤害,遇到这样的事情,要冷静处理,找自己的错误,即使自己没有错误,也不要用同样过激的行为还击对方,没有及时远离一些教养缺失的人,也是自己犯的错,也要吸取教训。
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要教给孩子的一切原本就存在于孩子的心中,父母或者老师做为教育者无非就是把学生心中的真知(善恶性情)唤醒并挖掘出来。就像接生婆一样,他所做的是帮人生孩子,而孩子是每个人自在自有的。故他把自己的教学方法称为“产婆术”。那么好的教育者唤醒的是孩子心中的善良、真诚、无私、平等、尊重、自控、自敛等等正能量、正人格,相反一些教育者因为自己本来就尊崇一些恶的丑的东西,所以,他们唤醒的是孩子心中的自私、暴虐、霸道、无礼、残忍等等负能量、负人格。而最初唤醒孩子内在人格的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家长的言行举止。试想父母总是告诉孩子遇事不要吃亏,削尖了指甲随时准备着进攻或者还击别人,这样的孩子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相信武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甚至为了一时之争,不惜做出伤害别人的过激行为。孩子心中的恶被唤醒了,就像是一块田地里野草疯长,就会抑制庄稼生长,最后庄稼苗就会被野草掩埋,再无开花结籽之时。所以,做为家长,当孩子做出伤害人的行为时,首先应该站出来承担责任和后果。
曹操做为一代枭雄,被人们称为厚黑学鼻祖,他知道小儿子曹植聪明过人,却独独偏爱大儿子曹丕,是因为他发现小儿子尽管天资过人,但是读书多了,受到太多正统教育的影响,也就是小儿子有点迂腐,要唤醒他的厚与黑,实在太难,而大儿子曹丕,正相反,虽然不及小儿子聪明,但他天性中的厚与黑更容易唤醒,在厚与黑的教育中曹丕更是个可造之才。有一次曹丕因为诬陷曹植被人告知给曹操,曹操传唤曹丕问话,曹丕身边的人给曹丕出主意说,死咬着没做这样的事,打死也不认账,最主要是不要有任何说谎时的愧疚感,要以为这样做本来就是理所应当的。曹丕本来也不以为诬陷弟弟有什么错,对父亲说谎也没什么不应该,所以,坦然面对父亲,就是死不认账。曹操明知道曹丕做了诬陷弟弟的事,但他就欣赏曹丕在说谎时能这么理直气壮,他觉得这才是他想要的接班人应该具有的品性。后来曹丕不但没有因为诬陷和抵赖而被治罪,反而更受父亲器重,于是便在厚黑的路上越走越远。
父母的内心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言行举止,明示或暗示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孩子最终也便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些家长在孩子犯了不可弥补的错误时,还执迷不悟,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有今天。那么,同样做为家长的我们,就不得不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识别和远离无良家庭培养出的无良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