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规定:鞋橱里只能放一双鞋。
所以想吃饭时穿一双,上下班穿另一双是不可能了。除了去食堂吃饭,我这人几乎没穿过平底鞋,如此一来我便犯难了。但出于安全考虑,去食堂是一定要穿平底鞋的。那么,也只有上下班屈服一下,仅着吃饭时一双鞋穿了!
一早便穿了一双球鞋去上班,一天来回换鞋的频率太多了,就特意选了一双方便的,子母扣的。
穿上车底鞋,确实不大适应,总有种脚后跟往后栽的感觉。或许习惯就好了,我这么想。
下班回家,却发现,右脚跟就像张了一下,挺疼的,脚来回扭一扭,感觉里面“咯嘣咯嘣”响,一走路,脚后跟就不敢触地了。
吃完晚饭,下楼去拿个快递,脚还是不见得好。父亲说:“你穿带跟的习惯了,这双鞋不适应,明天别穿了!”
这叫什么事?一双看似舒坦的鞋,穿我脚上竟扭脚了?

不由又想起一句话: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
巜庄子》记载:一燕国人去赵国邯郸,看那儿的人走路姿势非常好看,自己便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学得不像,反而把自己的的姿势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这就是邯郸学步的由来。
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应你;适合自己的,别人未必能驾驭。
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东施看到了,觉得这应该是大家认为西施美的地方吧,便学西施,皱起眉头,按着心囗,却未曾想: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穷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东施效颦,适得其烦,大概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吧!
陶渊明“悠然见南山”,范蠡泛舟五湖,鲁迅弃医从文……自古多少文人墨客,英雄豪杰,执着追求,在选择中定位自己卓绝的一生。
或许,人生就像一条路,在无数个岔道口,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才能走对自己的路,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