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劳动教育:培育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培育劳动价值观

作者: 耕耘三尺有天地 | 来源:发表于2018-09-23 19:18 被阅读23次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是对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类社会教育的趋向目标。

尽管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语境之下,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在教育的五个维度中,劳动教育被严重的淡化了。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首先,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即劳动不仅创造了财富,而且创造了人类自身、美与人类的全部文化,因此,劳动以及劳动者具有“无上光荣”的价值。其次,劳动者反而被自己所生产的产品、生产过程、劳动价值符号(如货币)等劳动要素所奴役的劳动价值的异化,应当通过社会变革予以拨乱反正。再次,劳动是脑力与体力的统一。

劳动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目标是: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育受教育者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劳动素养。

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所说:“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富有教养、精神丰富、道德纯洁——所有这一切,只有当他不仅在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素养上,而且在劳动素养、劳动创造素养上达到较高阶段时,才能做到。”“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他所在的帕夫雷什中学的教育理念是,把大自然所赋予和人所能做到的一切都尽可能充分地用于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陶行知先生把劳动教育当作生活教育的组成部分,写了《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手不用脑,快要被打倒。用脑不用手,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

课程体系是一个学校的核心育人载体,劳动教育必须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劳动教育的实现形式,可以是劳动技术课、通用技术课等独立课型,可以是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是园艺、陶艺等校本课程。

劳动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教育,而且是一种最好的生活教育。学生在劳动中获得一些生活体验,以及从劳动中获得生活的乐趣,培养一种现代新生活的态度与方式,既是今后生活的需要,也是未来生存的需要,更是让其生命更好地发展的需要。

雅典人曾说,“我们的勇敢是从我们的生活方式中自然产生的”。苏格拉底所采取的生活方式,都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心灵和身体。

真正发挥劳动的作用,让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享受学校与社会、知识与世界、理想与现实、肉体与精神等相统一的整体性生活。(18.9.23《教育》)

相关文章

  • 劳动教育:培育劳动价值观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是对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类社会教育的趋向目标。 尽管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

  • 我劳动我快乐我成长

    为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教育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

  • 28220514重视劳动教育

    重视劳动教育 做好劳动教育 ——学习两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一、什么是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

  • 2019-08-19学工实践促学生成长

    为落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深入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 2021-11-15

    闻裕顺幼儿园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

  • 德国劳动教育(2)

    德国各州劳动教育课程名称不一,一般叫作“常识课”。如下为德国劳动教育课程相关信息。 劳动教育课程 劳动教育主要内容...

  • 劳动教育势在必行

    劳动教育势在必行 一、 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劳动教育在现在的学生在越来越少,与我们那个...

  • 2019年教育系统管理干部业务培育

    劳动教育

  • 记录:过程·评价2

    劳动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对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解不透彻、不到位。与中小学比较侧重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不同,高校劳动教育更...

  • 劳动教育实施的路径

    3.家务劳动是落实劳动教育的最优选择。 劳动教育的第二战场在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1任老师,在劳动教育可有效培养孩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劳动教育:培育劳动价值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sq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