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岁人生》这本书中,作者提到,未来人们长命百岁的概率将会大大提升。
既然我们有较大的概率会长命百岁,那么我们的生活自然也会发生不少变化。
比如原来的三段式人生,就是七岁上学,二十岁工作,五六十岁退休养老,回家带带孙子,然后等着走向人生尽头。
以前这个三阶段之所以能够成立,主要是我们在几十年的工作中,积累的财富,基本上可以支撑自己养老,因为大部分人退休之后其实并没有太长的岁月就老去。
但现在不同,很多人五六十岁退休,还很有精力,到处旅游,跳广场舞,开启第二事业等等,哪怕国家要延迟退休到七十岁,那么离一百岁还有三十年,这么长的时间,要攒多少钱才够自己过上无忧无虑的老年生活呢?这三十年就算不工作,要怎么度过才好呢?
而且还有一个和寿命增长的趋势相反的是,行业的寿命却是在不断缩减的。
也就是说,以前我们的老一辈可能几十年都在一个工厂上班,一份工打一辈子。但现在大部分行业都会在十五到二十年之间重新洗牌一次,就算我们想要一直干下去,恐怕也抵挡不住时代的大趋势。
就算我们愿意在一个行业从事超过三十年,这份工作也会让我们在精神上出现严重的疲惫感,过于熟悉和枯燥的工作内容,可能会让无聊慢慢杀死一个人。
其实很多国家普遍推行六十岁左右退休,也是为了保护一个人的精神状态,避免陷入无聊。
就算我们真的想要工作到八十岁,恐怕大脑和精神状态也难以维持。
所以在过往当人们的寿命只有六七十岁的时候,三段式的人生是可行的,但如果大家都能活到一百岁,显然多段式人生才有可能是时代的主流。

所谓的多段式人生,就是一辈子被分割成四段、五段,甚至七段、八段、更多小段……每一个小段都有自己不同的主题,并且各段之间穿插进行,不会有明确的边界。
比如我们十几岁的时候,在上学,三十岁之后有可能重返校园去进修,四十岁谈对象结了婚,五十岁从公司辞职过了一个旅行间隔年,重新找到人生的意义,进入一个新行业,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六十岁也许创业成功,又再一次返校读一个新学位……
其实现在这种多段式人生已经慢慢进入我们的视野,不少先驱者已经开始类似的尝试,我们还有一个过程可以进行探索和接受。
当然,这也从侧面显示出,过往一成不变死守一方的人,可能在百岁人生的时代反而显得格格不入。
因为我们不得不因为行业变迁、年龄增长等问题,面对转变行业、创业、重新开始等问题,如果不想改变,就只能回家喝西北风了。
所以在多段式人生里,害怕改变或者不愿意改变的人,将会无处可逃。
每个人都要学会自我否定,从否定中寻找自我,更新后重新出发。
在长达一百岁的人生里,颠覆、重建,再颠覆,再重建,也许将会变成正常不过的事情。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强调,也是当下我们每个人都有意识到的一点,那就是学习。
在百岁人生里,学习将会贯穿我们一声,也就是所谓的终身学习。
在未来,每个人都会拥有多个大学学位,并且学生群体范围也会更广阔,我们的学习活动有可能会分散到各个时间碎片里,甚至连娱乐产业也会整合进不少知识,让我们可以边玩边学。
虽然作者提到的这些预言和分析,有部分人可能会表示不同意见,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未来社会可能演变的样子,这其实是整个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提前思考并做出具有前瞻性的规划,让自己在未来可能的多段式人生中,过上精彩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