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不是一群人的狂欢,而是一个人的狂欢。
参加过几次读书会活动,最大的感受是人与人之间的阅读理解和兴趣并不相通。
最开始的时候,十分乐于分享,也善于倾听,只是长时间听到一些或者过于概念化,或者过于零散化的分享时,会觉得十分疲累。
我开始思考参与读书会到底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是为了显示学识渊博,见多识广?(这些我都没有哈哈哈哈),
是为了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
是为了社交,认识更大的世界?(或许旅游和观察更适合我。)
几次阅读活动下来,我都觉得身心俱疲,却并未带给我更多有价值的思考,都说真理越辩越明,然事实上,我们或许都为了反复证明自己的逻辑是对的,开始自圆其说。
于是,我又回归到最初的状态,凭着兴趣扩展阅读,尽力主题阅读和系统阅读。
读书教会我,不与人争长短,论高低,我可以心平气和地说你的理解也许是对的,我也可以将生活分成两半,一半参与,一半抽离。
罗翔说人最痛苦的就在于说到与做到之间的鸿沟如何跨越,只要在行动上尽力去达到说到的标准,就是好的。
如今我很喜欢这个观点,也在努力践行。
读书会或许是一种不错的阅读分享方式,但是它确实不适合我这种内倾型人格,喜欢沉思和向内求索的我,更适合在家里慢慢看一部老电影,看一本感兴趣的书,记录下只言片语。
这也是一个慢慢把急着赶路的心收回来的过程,
让它慢下来,感受我此刻当下的感受。
读书确实是一种和自己相处的特别的休闲方式。
读书会也确实让我身心俱疲。
不如放过自己吧。
风乎舞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