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儿童节,要有仪式感

儿童节,要有仪式感

作者: jiandan简单 | 来源:发表于2023-05-28 05:45 被阅读0次

有仪式感的家庭,才能养出内心丰盈、积极温暖的孩子。这个儿童节,你为孩子准备了什么呢?

为什么一定要给孩子过一个有仪式感的儿童节?

世界名著《小王子》里面有一句话给出了很好的解答:仪式感,它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在每一个平凡而重复的日子里,儿童节便是那特别的一天。

这一天,是孩子的专属节日,他可以单纯的做一个小孩,也可以尽情地享受父母的关注和宠爱。

一个满满仪式感的儿童节,便是父母对孩子爱的最好证明。

1、仪式感,是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来源

家庭中的仪式感,会浸透到孩子的血肉中,让他们充满归属感、安全感。

遗憾的是,不少父母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也有认为过六一,就是随便买个玩具就算过节的。

不过节,没有仪式,孩子们一样按时长大。

但缺失的幸福感,却是永远弥补不回来的。

曾在贴吧看到一位网友的分享。

虽然已经成年了,但每年的儿童节,她都会请假在游乐园待上一整天。然后再买上一大袋冰淇淋,一直吃到肚子痛,哭一顿,才觉得好受些。

原来女孩小时候,父母天天忙于生意,生活连轴转。连儿童节是哪天都记不住,更别说陪她过节了。

六年级那年,她求了父母好久,妈妈才勉强答应那天陪她过。

可是,六一那天的亲子活动,她左顾右盼,却始终没有等来父母,依旧只有她一个人没有父母陪同。

她看着周围满脸幸福的同学,终是忍不住哭了起来。

如今的她,虽对父母有所释怀,却很难和父母亲近起来,疏离感始终横亘在他们中间。

因为她始终不能理解,为什么父母就不能陪她过一次儿童节呢,哪怕只有一次,哪怕只有一小时。

仪式感,从来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孩子衡量父母是否重视自己的尺子,亦是父母爱的表达。

有个女孩说,妈妈要求她每天出门前,都要和家人拥抱一下。

她觉得难为情,就问妈妈为什么非要这样?

妈妈说:

“因为要珍惜每一次和家人拥抱的机会,要让彼此知道,我们互相在乎对方。

有个特定时间的仪式,会让这个时刻和这个人,在我们心里变得更加重要。”

是啊,小小的仪式,饱含的是父母的爱意和在乎。

作家霖莜莜说:“一次次关于仪式感的探索和温习,是一次次关于爱的认知与确定。”

父母用心创造出的六一仪式感,便是向孩子述说一个事实:

你很重要,你值得被爱,你值得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

2、仪式感,是孩子长大后直面风雨的底气


教育家刘称莲曾分享过一个家庭特有交流形式。

她们家建立了一个“邮局”,分别设立了爸爸、妈妈、女儿三个邮筒,通过写信的方式进行一对一的沟通。

为什么要多此一举,不直接说出来呢?

原来,在这种特殊的仪式感下,女儿觉得自己的事情都能得到父母很好的重视,所以就很愿意把成长中的烦恼和困难都写出来和父母商量解决。

因为不管发生什么,爸爸妈妈都是她坚实的后盾。

通过简单的仪式,赋予普通事物更深的精神价值,便是运用了心理学上的心锚效应:让孩子的情绪和行为与外界的某个事物产生链接,而产生的条件反射。

也就是说,一个小小仪式,会让这个事物在孩子心理烙下印记,给孩子成长的温暖和力量。

想起知乎网友@Cindy的故事,小时候她家里穷,别说玩具了,连小零食也买不起,过六一简直是奢侈。

但妈妈却从来没有将就过,每年的六一前夕,都会采摘李子提前腌制,再蘸上糖浆串起来,一串串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便是她童年最美的回忆。

长大后的她,虽不再馋零食了,但每次难过时、想家时、遇挫时,她都会给自己买上一串糖葫芦。

糖在嘴里化开,仿佛妈妈就在身边,心里也不苦了,再大的难题她也都能笑着应对。

有人说,仪式感是治愈心灵的良药,亦是生活的调味剂。

父母给孩子的仪式感,便是孩子生命里的甜,让他们对生活多了一份希望和底气。

童年里那些被看见,被珍惜,被惦念的日子,成为了治愈孩子一生的力量。

3、儿童节的仪式感,藏在这5件小事里

“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无论发生什么,永远都被爱包围。”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很多人生的重要节点常常是转瞬即逝,父母越把孩子期待的事情当成仪式来完成,越能滋养孩子一生。

儿童节最该给孩子的仪式感,藏在这5件小事里。

只要愿意,每位父母都能做到。

1、一次全身心的陪伴

半数以上的学生都表示希望儿童节能在父母的陪伴下度过。

“最希望爸爸妈妈能够陪我过节。”

“只要有爸爸妈妈陪我,不花钱买东西我都非常开心。”

“什么礼物都行,不要礼物也可以,只要爸爸妈妈陪着我就行。”

......

一字字、一句句都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呼唤,更是对父母陪伴的渴望。

所以,父母无论工作有多忙,也请在儿童节这天抽出一段时间,哪怕一个小时陪伴孩子。

只要是与父母共度的时光,都会悄悄潜入孩子的记忆,变成他一辈子的甜蜜回忆。

2、给孩子写一封信

我的一个同事,从女儿上幼儿园起,每年的儿童节都会给女儿写一封信。

女儿小时,不识字看不懂书信,同事就把信的内容一字不落地读给女儿听。

女儿越长大,越期待妈妈给她写的信。

信里有感恩、有期许、更有深沉的爱。

同事说,看到女儿读信时上扬的嘴角,以及发自内心的“谢谢妈妈”,她比任何时刻都幸福。

每年儿童节为孩子手写一封信,是她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村上春树说:

“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只不过像干巴巴的沙漠而已。”

父母给孩子写一封信这个小惊喜,就是给孩子特殊的小确幸,足以滋润和丰盈孩子的内心世界。

儿童节的书信,不只是一个物件,是念念不忘的回响,更是被放在心尖上的惦念。

3、为孩子制作一本相册

每一个成长时刻,都被拍照定格,串连成画。

每年的六一,因为妈妈的精心准备而变得意义非凡。

她说:“每次翻开这些相册,我都能感受到妈妈对我满满的爱。”

尹建莉老师说,家长稍稍花一些心思和时间,就可以让孩子有不同凡响的经历,让他的生活和世界焕发出奇异的光彩。

过六一的意义,从来不在于礼物本身,而是给孩子美好的童年留下清晰的印记。

让孩子真真切切感受到,父母的用心和用情。

4、陪孩子做一件他喜欢的事

父母允许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情,不需要过多的言语,默默支持就很好。

5、让孩子安排一次全家出游

“旅行是很好地培养局外人思维的场所,在旅途中拓展我们生活广度的起点。

让我们放下熟悉的一切,去探索和认识未知的世界。”

旅行不仅可以让孩子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更是他们与自然链接的最好方式。

尝试让孩子安排一次短期出游,策划力、忍耐力,责任感都会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

每次出游,都是孩子荡涤心灵的契机。

“孩子们都喜欢不期而至的惊喜,但对可预测的,能期盼的家庭活动更是记忆深刻。”

儿童节的出游规划,让孩子收获对儿童节的憧憬。

这份憧憬,其实是孩子对生活热爱的一种直观表现。

无论长多大,无论走到哪,孩子都能记得童年时那份独特的感觉。

4、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感

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

不是为他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满热忱地面对生活。

孩子一天天在成长,童年一点点在倒数。

儿童节的仪式感,便是父母对孩子爱的表达,更是给予孩子穿越人生阴霾,看见生活之光的力量。

愿为人父母的我们都能珍视儿童节这个契机,用心陪伴,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多年以后,孩子回望童年,记住的,回味的,感动的,必然是这些被父母关爱的幸福瞬间。

相关文章

  • 随笔||可叹的仪式感

    仪式感一定要吗? 公司开业要有仪式感,生日要有仪式感,结婚纪念日要有仪式感…… 仪式感会让人觉得此日子很重要。但重...

  • 儿童节,也要有仪式感

    今天是儿童节,嗯,没错,我们这些大人早已经远离了儿童时代,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的那颗童心还在啊。 前天晚上先生...

  • 哪个班的“六·一”活动?真有仪式感!

    不管什么节日,都讲究个“仪式感”,宝宝们的“六·一”儿童节,当然也要有仪式感。 你瞧,今年宜川县第二幼儿园小(2)...

  • 都是仪式感惹的祸

    现在这个社会,连小孩都知道干啥都要有仪式感。 小孩入学要有仪式感,各种纪念日要有仪式感,过生日自不必说了,必须仪式...

  • 2019-11-10

    生活要有仪式感。

  • 2019-03-07

    生活要有仪式感

  • POP字体练习

    生活要有仪式感

  • 【洁瑜心语(137)——仪式感的心感受】2022.4.3

    生活要有仪式感!

  • 生活中的仪式感

    “生活要有仪式感”,这个说法不知从何时流行起来。如今,生活中的仪式感越来越多。 生日要有仪式感,老人、大人、孩子,...

  • 六一 节日

    蹭个热度,六一儿童节 昨天晚上女儿说想要过一个儿童节,我打趣到,带着团徽过儿童节。 生活需要仪式感,仪式感就是把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节,要有仪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gr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