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打豆浆剩的豆渣都会倒掉,不知道怎么吃,学着小时候妈妈做豆渣窝窝,做过一次不好吃。
记忆中妈妈做的豆渣窝窝,要比普通的玉米面窝头好吃,有股淡淡的黄豆香味。
每每总是丢弃很是可惜,于是做薄饼试试,最初只是豆渣和白面,后来为了好吃又健康,就添加点玉米面,小米面,胡椒粉,小葱,少点盐,最后再放俩个无所不能的鸡蛋。锅中放少许油,小火慢慢煎,煎至两面金黄,就可以出锅了,孩子大人都爱吃。

小的时候因为缺吃少穿,吃什么都香。
每到秋天刨红薯的季节,母亲总是会在大铁锅捂一锅,有时再加贴饼子,那时的红薯要比现在的好吃的多,有甜甜的,干面的,不像现在的红薯那么xie,软塌塌的,即使是烤的也不好吃。
记忆中有一次吃茶糊饭的经历,尤其深刻。
“茶糊饭”,也不知名字的由来,顾名思义就是小米面,玉米面炒熟,放点熟芝麻,炒熟的核桃仁,果子仁,少许盐,很是好吃。
妈妈做这种麻烦,细致的糊糊不多,小时候我们常吃的就是普通玉米糊糊,放黄豆,红薯,少许盐,再少来一点碱面更好吃,慢慢熬。

十几岁的时候开始上班住宿舍,吃食堂,那个时候一个月十几块钱的伙食费。大锅饭吃多了甚是想念家里的饭,我们就偷着弄个电炉子,偶尔自己做点,挂面汤啊,炒馒头啥的,感觉都比食堂饭好吃的多。
有一次,室友小梁从家里带了点妈妈做的茶糊面,我们几个人做了一锅,感觉好吃极了。那种味道久久让人回味,一生都忘不掉。或许不仅仅是饭了,有友谊,青春更是有太多的往事回味吧。
昨天晚上,我做了茶糊饭,仍然好吃,只是再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
同样的饭,时代不一样,环境不同,给人留下的记忆和味蕾也是不同的。犹如人生的某些遇见,那些渐行渐远的人,时过境迁,还有什么可以回味,可以回到我们的最初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