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关于倾听的小故事
苏格拉底说:“自然赋予我们人类一张嘴,两只耳朵,也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
美国语言学家保尔.兰金则认为,人们在日常交往中,言语实践的使用情况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也就是说,人们有近一半的时间在听。
那么倾听,都有什么好处呢?
一
从前,一个琴师乘船去游泰山,途中偶遇暴雨,他便在船里弹起琴来,时而舒缓,时而高亢,突然船外有人高喊“好”。
出来一看,是个樵夫,于是便邀入船仓,先弹一曲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又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再弹一曲表现奔腾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
琴师高兴极了,他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两人从此成为知己。琴师是俞伯牙,樵夫是钟子期,这便是“高山流水”的故事。
认真倾听,可以收获知音。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写到,最善于言谈者就是最善于倾听的人,通过与他人连接,它赐予你改变他人的力量。
二
有一天,卡耐基参加一场重要的晚宴,在晚宴上,他碰到一位知名植物学家。卡耐基从始至终都没有与植物学家说上几句话,只是全神贯注地听着。
然而等到晚宴结束以后,这位植物学家向主人极力称赞卡耐基,说他是这场晚宴中“能鼓舞人”的一个人,更是一个“有趣的谈话高手”。其实卡耐基没怎么说话,只是让自己细心聆听,却博得了这位植物学家的好感。
善于倾听,可以收获好感。
倾听的耳朵是虔诚的,倾听的心灵是敏感的。有了倾听的耳朵和愿意倾听的心,你才会拥有忠实的朋友。
三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弟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假装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最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可靠的时候。”
有些时候,倾听能化解误会。
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往心灵的道路。”
四
说有一个六岁的女儿,从小就习惯一人睡,可这几天每天早上醒来,都跟爸爸妈妈说她害怕有鬼,要跟爸妈一起睡,爸爸妈妈都安慰她说,这世上根本没有鬼,让她做个坚强的孩子,自己睡。
但这样的安慰没起作用,女儿还是吵着要跟爸妈睡,一次爸爸出差回来,女儿还是害怕不敢一个人睡,爸爸于是就问:“你告诉爸爸,鬼长什么样啊?爸爸从没见过,很是好奇 。”
“是黑色的,每次放学路上我经常能看到,我回头想看更清楚的时候,他就不见了。”
爸爸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请了假,专门在女儿放学的路上默默地跟着女儿,果然,看到一个帽子的中年人在跟踪女儿,爸爸立即上前制服并报了警,经调查,这人是全国通缉的人贩子。
关键时刻,倾听可以改变他人命运。
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林说过:“一个冷静的倾听者,到处都受欢迎;而一个喋喋不休者,像一只漏水的船,每一个乘客都希望赶快逃离它。”
五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真心倾听,可以成就贞观之治。
美国通用公司前总裁卡耐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六
飞机上,有个心理学家正做个小试验。
心理学家说,如果机长告诉大家,现在飞机没油了,而飞机上现只一个降落伞,大家会怎么办?
大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一个小男孩大声说:“我会背上这个降落伞第一个跳下飞机......”
大家都笑了,看着这个家伙,居然不顾飞机上其他同伴的死活,自己一人先背走唯一的降落伞逃生了。
小男孩哭了,看着这么多人笑话他,他到底还是个小孩!
心理学家突然若有所思,在大家的笑声中,他轻声问小男孩:“你为什么一个人独自跳降落伞,丢下这么多其他的小朋友啊?”
小男孩边抽泣说:“我想背上这个降落伞跳下飞机,去拿汽油,我会回来的。”
详细倾听,不会漏过另一半精彩部分。
做好一个倾听者,须放低自己放下身段,耐心地做个听众,一个把自己摆在别人之上,瞧不起别人的人,恃强凌物、没有忍耐力的人是做不好听众的。
七
曾经有个小国的人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碧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
可是这小国的人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臣。让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
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西方有一句俗语:“雄辩是银,倾听是金。”
歌德也曾经说:“对别人诉说自己,这是一种天性,而认真地对待别人向你诉说他自己的事,这是一种教养。”
八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美国前总统林肯,也是一个特别善于倾听的人,当别人滔滔不绝抱怨的时候,他常常会适时地加入这么几句“我一点都不怪你会这样想”、“难怪呢”等这样的话,会让诉说的人认为林肯在很专注地听他诉苦,对他来说也是极大的心理鼓舞。
成功秘诀:能言善辩不如洗耳恭听。
九
有一对父子,一见面就争吵不休,儿子嫌父亲啰嗦,父亲嫌儿子不听话,总之是话不投机,见面说不上几句话就不欢而散。
一次儿子说:“爸爸,你从来没有认真听我说过一句话,我现在只要你把我说的话重复一遍就行。”
父亲答应了。当父亲重复了儿子的话,才发现儿子原来这么懂事,父子间关系变得非常融洽。后来,这位父亲在工作上也开始认真倾听下属的话,企业业绩开始不断上升。
良好的倾听,是先搁置了自己的想说话的需求,让对方充分地表达想法和情绪,专心地去倾听,并适时表达给予对方的关心,不加入自己的批判,抱有同理心去倾听。
村上春树说过:“越是不思考的人,越不愿意倾听别人讲话。”
十
一天,一对穿着非常朴素的夫妇来到哈佛大学,要求见校长。秘书看了两个一眼说,校长正在开会。夫妇说没事,他们可以等。等到校长忙好了,那对夫妇已等好几个小时了,校长不情愿地接见了他们。
那对夫妇说他们儿子非常喜欢哈佛大学,可惜一年前染病去世了,他们想给学校捐个纪念物。校长一听,忙说,那可不行,如果每个人去世了都建个纪念碑的话 ,那学校不成了墓地吗?
夫妇看到校长误会了,连忙解释说他们想捐的是一幢建筑物。校长从头到底看了他们一眼,反问说你们知道一栋楼要多少钱吗?还说哈佛大学总建筑价值要七百五十万美元。
终于,这对中年夫妇沉默了,校长很得意,心想自己总算把不自量力的他们赶走了。
在回家的路上,妻子回头对丈夫说:“七百五十万就可以建一所大学,我们何不建一所新的大学来纪念儿子呢?”于是他们就建立了一所新的大学,这就是斯坦福大学的来历。
威廉·杰夫在《聆听管理》一书中提到:一天到晚我们都在聆听,但我们总是当不好听众。
十一
扁鹊进见蔡桓公,在蔡桓公面前站了一会儿,扁鹊说:“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蔡桓公说:“我没有病。”
扁鹊离开后,蔡桓公说:“医生习惯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本领。”
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肌肉里,不及时医治将会更加严重。”蔡桓公不理睬。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过了五天,蔡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蔡桓公于是病死了。
我们要真正有效倾听了,才能更准确地回应。“倾听”不仅仅是“听到”、“听懂”而已,它还包含了一种“理解”。
十二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从一个脚踏车学徒,到指挥近百万人的跨国企业总裁,在接受哈佛大学教授的访问中,被问及“请用一句话概括经营诀窍”时,他的回答是:“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而世界上最具有的智慧的人就是善于听取别人意见、集中众人智慧的人。
十三
乔.吉拉德被誉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连续12年平均每天销售6辆车,这一记录至今无人能破。
乔.吉拉德说:“有两种力量比较伟大,一是倾听,二是微笑。”其中有一件事让他终生难忘。
在一次推销中,乔.吉拉德与客户洽谈顺利,就要签约成交时,对方却突然变了卦一一快进笼子的鸟飞走了。
当天晚上,按照顾客留下的地址,乔.吉拉德找上门去求教。
客户见他满脸真诚,就实话实说:“你的失败是由于你自始至终没有听我讲的话。就在我准备签约前,我提到我的独生子即将上大学,而且还提到他的运动成绩和他将来的抱负。我是以他为荣的,但是你当时却没有任何反应,而且还转过头去用手机和别人讲电话,我一恼就改变主意了!”
《哈佛商业评论》说:“听,其实是我们有待开发的潜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