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朋友介绍,嘉应观被称为“黄河边上的小故宫”,想着故宫没去过,至少可以逛逛“小故宫”,昨天就去嘉应观转一圈!
嘉应观有几大奇:
图1是御碑亭,介绍说它外形好似皇冠,雍正皇帝把帽子建在这里,代表着他治理黄河的决心!大家看是不是特别像!里面是一块雍正皇帝亲笔题写的御碑,导游说最奇特的就是下面底座的龙眼处有个小孔,那不是瑕疵,据说那个小孔连着亭下的一口井,井又连着黄河,治黄专家们通过往小孔里丢硬币,听水声来判断黄河水位高低,是不是很神奇!
图2是钟楼,导游介绍那口钟被称为八音钟,敲击钟的八个角,会发出八种不同的声音,在全国都是仅有的,只是现在被保护起来,不让观赏!
3.中大殿是导游重点介绍的,因为禁止拍照,就没有图片!据介绍,殿内藻井彩绘65幅龙凤图,为纯满风格,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图案依然清晰可见,且殿内不结蜘蛛网,不落灰尘,有“无尘殿”之称。这是又一奇。
4.还有一大奇观“齐缝墙”。我不懂建筑,不能说的太明白,就把文字介绍复述吧:它们位于禹王阁后面,其后檐墙和两山墙交汇结合处,砌砖互不咬茬,垂直向上,各形成一道齐缝,据说是同为御匠的三兄弟为显示各自的本领而建的三面墙体,它们各自独立,从未维修过,历经三百年风雨沧桑依然屹立不倒。
图3.4孩子推门走进河道署衙的那一刻,突然让我有一种恍惚感,历史和现实的交错,分不清了!
图5.6.7不仅有图片,视频,现场声音模仿,让人如临其境,可以深切感知当时的治黄场景;还有游戏设置,通过玩游戏,体会当年治理黄河的过程和智慧,非常有趣,孩子玩的不亦乐乎,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真好!
图8是在嘉应观博物馆拍的,再现新中国成立以后治黄专家们召开治理黄河的会议场景,孩子说想到苏联时期!
图9是毛主席在视察黄河时提出的要求“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浮雕和图片,视频展!我们的历届领导人对治理黄河都特别重视,相关的图片,视频都非常多,非常丰富!
回家后查豆包显示:嘉应观的命名,核心取自“嘉惠百姓,应感神明”之意,是雍正皇帝为彰显治黄工程惠及民众、且顺应神明庇佑的愿景而确定。
所以它里面供奉的以历代的治水功臣为主!
一座嘉应观,半部治黄史!有机会还是要去嘉应观看一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