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拆解需求呢?我总结了三步法,那就是,“什么人,什么人性弱点,什么解决方案”。首先拆解什么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群画像”,例如性别、年龄、地域、行业、等等,人群画像越详细、越清晰、越准确,成功的几率越高,毕竟,我们是做人的生意。
解决不同人、不同人性弱点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方法是迎合,满足,迁就,任性,纵容人性弱点;有些方法是反其道而行之,减轻、疏导、克制、压制人性弱点,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生意模式。
人脸识别用到了扫黄领域,人脸替换用到了演戏领域。
理论上说,所有的市场都是可以培育出来的。
使用人脸识别用来进行衣服搭配实际上是需要一个巨大的市场教育的时间跟成本。
与其开发教育未知一个市场,不如直接在一个现成的市场之内进行获得收益。
冲得太前往往成为先烈,比市场快半步往往能够与时俱进获得巨大的收益。
问:哥,好多赚钱的机会等我知道了,别人都已经赚了好久的钱了,虽然还能将就着做,但利润已经是超级低利润,就是做别的也能赚这么多,多少次都这样,我该怎么样能在某行业的暴利期就知道并介入呢?
答:你不会知道的!就算知道了,你也不会相信的。就算相信了,你也不会敢下注的。
因为你看不清,那不是你自己发现的机会。所有的坚定,都源于自己对机会清晰的理解。否则就是将信将疑,就是希望天上掉馅饼。听说别人干别的发了财,那就是扯蛋。
你没有到达那个阶段,你想破格获取暴利。就算走了狗屎运你也会还回去!你不要急于求成,要注重自我的修炼。我说过了,锻造钥匙是自己的事情。
实在不行,边上努力找个高手,你用力巴结,获得他的信任,然后跟着喝点汤!
刚好在了解一些社群的知识,比如4要素(仪式感、组织感、参与感、归属感)5个概念(共振、新陈代谢、意见领袖、用户高频周期、内部沉淀价值)5个角色(组织者、思考者、挑战者、围观者、求助者)。
细聊有太多可聊的,用拿这些工式化的东西套一个我们这个群吧,4要素中23是会长比较注重的,14还有所欠缺,比如新人入群来个特定的仪式,比如给群里朋友定一个有共性的名称(比如周杰伦粉丝叫杰迷,内涵段子的用户叫段友等等)
5个概念中1234都有相对比较好的体现,5还可以加强一下,比如把过往嘉宾分享的成果“装订成册”,比如把每天聊过的特定话题中有意见的论点保留下来(是否可以找一个工具类的小程序来完成)
5个角色中,群里围观者比重太大,挑战者比重太小,虽然会长说不活跃会踢人,但感觉165个人中,日常会发声的基本也就是那20个人左右,另外聊天时大部情况大概的观点都比较趋向统一,挑选话题时,可以挑一些具有一定分歧的主题,可能大家会更加尽兴。
[捂脸]班门弄斧了,大家见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