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安的荔枝》

作者: 慕爱希 | 来源:发表于2022-01-11 10:47 被阅读0次

作者马伯庸在一个徽州文书看到基层小史周德文的经历,从周德文的视角去审视史书上的大事,由此写出了《长安的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了博得贵妃一笑,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

不管是古代的朝代,还是现在的社会,上面一句话,下面忙的团团转,一个任务,层层加码,下面的人苦不堪言,还总是吃力不讨好。小说主人公李善德的经历不仅体现了当时朝代的官场、职场,放在现在的社会也是如此。

年过五十的李善德,终于在长安郊区贷款买了一套房子,憧憬着未来的生活,本来可以带着妻子女儿过上平静的生活,却在上司和同事的算计之下莫名其妙成了荔枝使,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谁也不能独善其身,你不招惹别人,祸会自己找上门。

圣人点名要吃岭南的新鲜荔枝,这在当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善德做好了斩头的准备,在朋友的劝说下,还是亲自去了岭南拼死一搏,在李善德辛苦计算奔波实验之后,他终于实践出来一条运输路线,只是这个方法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他一介荔枝使无法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

李善德回到长安按办事程序,却遭遇各个部门互相推诿,最后得到杨国公的令牌后却畅行无阻,令人讽刺又可笑,放在现在社会又何尝不是,职场潜规则一直存在。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将荔枝运送至长安,但几乎砍了阿僮整个荔枝园,运送至长安的只有两坛,荔枝使的任务完成了,但李善德没有感到高兴,只有满心厌恶,最终说出心里话,得罪了杨国公,被流放岭南,一家人过着田园生活。

最后的结局我很喜欢,虽然没有了长安繁华的生活,但一家人过着田园生活,远离官场的尔虞我诈、是是非非。

即使农村长大的我,依然向往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生活,只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那片纯粹的净土只存在于心中。

相关文章

  • 读《长安的荔枝》

    长安回望锈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天宝十四年,年过半百的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件棘手的...

  • 读《长安的荔枝》

    作者马伯庸在一个徽州文书看到基层小史周德文的经历,从周德文的视角去审视史书上的大事,由此写出了《长安的荔枝》。“一...

  • 读《长安的荔枝》

    作者:马伯庸 >> 既是身临绝境,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说不定还能搏出一点微茫希望。 >> “骨肉恩岂断,男...

  • 读《长安的荔枝》

    只是因为贵妃身边的近侍多了一句嘴,他说他家乡岭南的荔枝鲜美可口,是为了取宠而媚上,亦或是单纯思乡而念及,我们不得而...

  • 读《长安的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诗。我小时候读到这句诗时,只觉得画面很美。晨曦中一匹骏...

  • 读《长安的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因为圣上的一道御令,底下的人就得为此付出许多。 长安城九品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

  • 读《长安的荔枝》

    故事体量不大,一口气读完,确有酣畅淋漓之感。芸芸众生,大部分人都是各自组织里的小角色,所以很容易在李善德身上得到共...

  • 读《长安的荔枝》

    两个多小时就能看完。看到很多人推荐这本书,本以为讲的是历史故事,文绉绉的文字会不喜欢,作者却把一个小官员运输荔枝的...

  • 读《长安的荔枝》

    我原本以为,把荔枝平安送到京城,从此仕途无量,应该会很开心。可我跑完这一路下来,却发现越接近成功,我的朋友就越少,...

  • 读《长安的荔枝》

    知道马伯庸是从《长安十二时辰》开始,读了书、看了电影还挺了《晓说》栏目中对马伯庸的采访。前几天从小红书上看到了对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长安的荔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rm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