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写作,本是充满热爱的,也总渴盼着能文思泉涌,下笔千言。但怎奈每每诉诸笔端,总觉得不能做到随心所欲,我手写我心。但无论如何,对写作也只能说有一点儿自己浅近的理解。
首先,写作要有真性情。
“以不矫揉造作和真实而为人乐于读吧。 你一旦把政治引入文学作品,可憎的感觉立即出现。 过于追求高雅的文笔,最终既引来钦佩,也带来枯燥。”司汤达的这段话,让我对写作有了信心,写作不一定要有华丽的词藻,粉饰的文句,抑或是字字皆有来历。相反,真实的情感更易于得到读者的青睐,产生共鸣,就像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虽文字平易,却真挚感人,那种写实,那种真实即便是现在的我们去读也大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就是作品最大的成功了。当然,纯文字的理论著作理当除外。
其次,写作要有创新。
人云亦云,吃别人嚼过的口食,必定是乏味的。“全世界没有两粒沙子,两只苍蝇,两只手或两个鼻子绝对相同的。因此, 作家在创造每个人物时都必须有其特点,决不可以雷同。”其实岂止是人物,我们的创作之所以能吸引读者,大都在于他的独特的韵味。同样是写雨,我们会留恋于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的美好,也会感愧于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更会伤感于李清照那“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凄婉、哀伤。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作品中流露出不同的情感,或喜或忧,都有作者独特的体验在里面。
再次,写作要有激情。
“所有杰作的秘诀全在这一点:题旨同作者性情符合。非凡的激情才能产生卓越的作品。”只有你饱含激情你的作品才能活力四射,也才能激发你的写作斗志,灵感往往就来自于你兴奋于你的作品的那一瞬间。
其实,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笔耕不辍,就像现在的我们正在做的一样,相信,熟是一定能生巧的。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并不是期望在写作上能有怎样的建树,只是希望自己的笔下也能流淌出温暖的,优美的文字,其实只是想“我手写我心”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