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尾宴

作者: 天日昭昭 | 来源:发表于2019-07-23 00:09 被阅读0次

高考揭榜之后,录取工作开始,莘莘学子们少不得开始谢师恩。 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在实行科举取士的时代,中了进士的读书人,当然也要开宴感谢老师教育栽培之恩。那么,这个“升学答谢宴”都有什么讲究呢?

说 起古代的“升学宴”,不能不说到唐代的“烧尾宴”。也许是它太奢侈了,这个始于唐中宗时期的“烧尾宴”,仅在中国的历史上生存了20多年,到了唐玄宗开元 时期,就销声匿迹了。“烧尾宴”包括“士人初登第”,也包括公务员“升了官阶”之宴。

所谓“烧尾”,传说中有三种说法:

一是兽变为人,尾巴还在,必须烧掉。

二说新羊加入羊群时,必须把尾巴烧掉,不然就难以让群羊接受。这个说法放在“升了官阶”里最为合适;

第三个说法是鲤鱼跃龙门时,会有天火把鲤鱼的尾巴烧掉,只有这样,才能让平凡的鲤鱼变成一条能够腾云驾雾的龙。“鲤鱼跃龙门”的传说最易为“士人初登第”所接受,至今人们还把高考中榜者说成“鲤鱼跃龙门”。

三种说法都挺具有神话色彩的。

 最奢侈的“烧尾宴”应该发生在唐中宗景龙年间的韦巨源身上。韦巨源“官拜尚书左仆射”时,在家中为唐中宗举办“烧尾宴”,光是有名有姓的菜点就上了58种,那些没名没姓的饭菜更是不计其数了。这在五代宋人陶谷的《清异录》中都有记载。

“烧 尾宴”的结束,是在《旧唐书·苏瓌传》中,苏瓌官拜仆射没有举办“烧尾宴”,被人告状告到皇上那里去,参了一本。苏瓌上奏解释说:“臣闻宰相者,主调阴阳,代天理物。今粒食踊贵,百姓不足,臣见宿卫兵至有三日不得食者。臣愚不称职,所以不敢烧尾。”意思就是说现在粮价很贵,老百姓生活困难,我看到侍卫居 然有三天没吃上饭,我觉得这是我的失职,因此不敢举行烧尾宴。

“至四年,中宗遗制”,从此之后,“烧尾宴”不再举行。苏瓌这只“羊”虽然没 有烧掉“尾巴”,但依然与“群羊”融为了一体,并得到了时人和后人的尊重,真是上天有眼了。

相关文章

  • 烧尾宴

    高考揭榜之后,录取工作开始,莘莘学子们少不得开始谢师恩。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在实行科举取士的时代,中了进士的读...

  • 鱼跃龙门飞甲来,风云有路皆烧尾

    古代士人初登第,必展欢宴,谓之烧尾宴;又说鱼跃龙门,化身为龙时,须以雷电烧其尾,才得以成龙。古人行事浪漫,在...

  • 极尽奢华——大唐皇帝御用的顶级食单(附做法)

    烧尾,唐中宗李显复辟李唐后想出来的玩意儿:凡朝臣升迁,向天子献食,曰“烧尾宴”,取“鱼跃龙门”典故:鱼跃过龙门时,...

  • 「烧尾宴」唐朝名相的最爱

    醋芹 【闲谈知味】醋芹,烧尾宴中的古菜。原文是「芹菜腌激成酸菜,调以五味而成」,试做之,只腌渍了数小时,用以佐唐朝...

  • 烧尾

    新羊入群 自诩幸事 欣欣然 寻青蒿以慰众羊 反为群羊所不容 以余炭燃新羊尾 痛甚 哀鸣 且不欲食饮 群羊闻之窃喜 ...

  • 烧尾成龙

    《小窗幽记》里有这样一句:看文字,须是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是不恕他,方得。 每一...

  • 烧虾尾

    儿子回来了,给我带来这么好的消息,总得有所表示,做几道硬菜,犒劳下。然而厨艺不精,心有余而力不足,好端端的食材给遭...

  • 古代饮食著作

    古代的饮食著作有许多,例如:虞宗的《食珍录》、谢讽的《食经》、韦巨源的《烧尾宴食单》、杨晔的《膳夫经》、李渔《闲情...

  • 记忆里的两道菜

    朋友杀年猪,请我和几个好友去吃全猪宴。 说是全猪宴,其实通常吃到的就是白肉血肠,手掰肝,溜肥肠,烧肚条...

  • 百喻经第十九天

    蛇头尾共争在前喻 一条蛇,争头在前,还是尾在前,头不肯让,尾便缠树不让走,没办法,让尾在前,但尾终究无眼,掉火中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烧尾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cn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