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作者: indefinitelyany | 来源:发表于2017-09-21 21:01 被阅读26次

一、陶器

陪葬品陶器的多少,象征着财富的多少。

陶器吸水。

秦砖汉瓦。

秦代兵马俑无马蹬马鞍,且多为灰陶,灰陶比红陶硬度大,也是一种人殉制度,跟真人大小一样。

汉绿釉,铜:绿,铁:黄,防吸水。

唐三彩,为明器,也称作冥器(下葬品),硬度比灰陶高。

汉代,唐朝,均为厚葬。

二、瓷器(1)

瓷器的颜色:含铁量越多,颜色越深。黑,青,白。

晋朝时期,更注重内在,因为经受战争,生活节奏缓慢,出行多为牛车,故瓷器多为动物瓷器。

唐代瓷器:南青北白,南:越窑,北:邢窑。长沙窑,鲁山窑。秘色瓷:越窑的改进。

瓷器(2)

宋代官窑五大名瓷:(柴汝官哥钧定)

1、汝窑:为魁,稀有且珍贵。

汝窑特征:蟹爪纹,鱼鳞状开片,香灰色的胎,釉色是天青色。

2、官窑(比汝窑更青绿)

北南宋官窑区别:

a.皆紫口铁足,但南宋比北宋更明显

b.皆开片,规律不一

c.北宋官窑厚重,南宋官窑轻薄

3、哥窑(与官窑类似)

来源:两兄弟烧窑,哥哥(章生一)烧制的为哥窑,弟弟(章生二)烧制的为龙泉窑(弟窑)

特征:金丝铁线(金丝:细碎开片,较小,呈黄色,铁线:黑色开片,且较大)

4、钧窑:分为钧官窑,钧民窑。

晚清到民国时期,钧窑最为尊贵。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汝官哥钧在北宋晚期开始烧造。

5、定窑

定窑在北宋早期甚至于五代时期,以纹饰为表现形式,下面大多有刻“官”字。

瓷器(3)

宋代南北方八大民窑

北方:(磁州窑、耀州窑、钧窑、定窑)

1.磁州窑:原材料的土不太好,烧出为黑白黄颜色多种,故刷上白粉,以遮盖,也称化妆土,而后也发展出其他颜色。

典型磁州窑:白底黑花,且文字装饰。

宋枕的造型:动物形,人形,几何形。

2.耀州窑:属于青磁,橄榄绿,花纹为刀刻。

3.钧窑:由红到蓝,工艺越来越不好。

4.定窑

南方:饶州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

1.饶州窑(景德镇窑):高岭土,雪白。

影青釉:青如天,影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透明度高,玻璃釉

2.龙泉窑

西方人称之为:塞拉同。

3.建窑:茶盏,多为黑瓷。

日本人称之为“曜变”(从中国传出),也称之为:天目。

唐代喝茶为煮茶,加上姜盐等调味料,宋代喝茶为点茶,类似于今天的沏茶,不过茶与茶水一起喝。日本“抹茶”类似于宋代。现代喝茶方式为明代朱权所创造。

典型建盏为兔毫盏。

4.吉州窑:类似于磁州窑,但吉州窑更为细致,融合了南北宋文化。

瓷器(4)

青花瓷

1.元青花

人物战争题材的价值高,不可能有7层纹饰,因为元朝重九恶七。

元青花是汉文化,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合。

2.永宣

永乐皇帝(朱隶):永乐五年建故宫,直到永乐18年。

郑和下西洋,郑和原名:马三宝。

永宣瓷器特征:波斯文化、苏麻离青。

永宣青花为浓烈著称。

3.成弘青花:成化,弘治,正德(明朝中期)

成化青花以淡雅著称。

成化多婴戏碗。成化无大器。

弘治皇帝(成化皇帝之子),只有一个妻子,生下两男三女。

弘治瓷器最大特点,画面留白。

正德皇帝,无子。

正德青花,深受伊斯兰文化影响。

4.嘉万青花:嘉靖、隆庆、万年(晚明)

嘉万青花,浓烈。

嘉靖时期的瓷器,蓝中带紫。

嘉靖皇帝重道教。

隆庆时期的瓷器,半蹲半坐,腰长。

大明隆庆年造。隆庆开关,又一波收藏热。隆庆在位仅6年。

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因课程严密,外有严师(张居正),内有严母,故产生逆反心理。

万年瓷器特征,装饰繁缛,密不透风,无主题。

5.明末清初青花

崇祯:去掉繁缛,风格明朗。

顺治:关于龙的画法,一身三现。

清初流行筒瓶,上有收口。

康熙:耕织图,刀马人,后期时龙纹图很规范,生机勃勃。

康熙青花特征:翠毛蓝(颜色很蓝),墨分五色(层次多),紧皮亮釉。

康熙中期时,大量文字。

康熙青花呈自由开放状态。

6.雍乾青花

雍正青花:呆板,规范、收敛。

雍正帝是清朝最为勤勉的皇帝。

艺术的表现跟当时的政治氛围有关。

雍正青花:直追永宣,淡描(直追成化)

乾隆皇帝的渔乐图与康熙时期的差别,乾隆时期更注重钓鱼的过程,康熙注重钓鱼的成果。

康熙时期的动物纹多为神兽,为祈福。乾隆时期动物纹为狮子舞,喜庆。

乾隆时期的瓷器达到工艺高峰。

7.晚清青花

嘉庆皇帝:性格懦弱,故瓷器风格也软弱。

嘉道瓷器,勾莲,釉面不平,大面积不平整。

永宣瓷器,缠枝莲   

咸丰时期的青花,细软,没有生机。

同光时期为了瓷器外销牟利,大量仿制清朝康熙瓷器 

瓷器(5)

1.釉里红

朱元璋特别喜爱。

创烧于元代,废品率高于青花,故釉里红数量少。

还原法烧制,以铜为呈色剂。

元朝很少,明代初期洪武时期的釉里红开始大量增多。

洪武釉里红多的原因:红色代表正统,红色代表南方的颜色,朱元璋的朱是指红色,洪武的洪与红谐音,历史上参加的是红巾军。

永宣过后,釉里红开始消失,康熙时期才再现。

康熙早期的釉里红,颜色偏黑,因为工艺尚未达到。

乾隆后期,开始逐渐消失。

2.颜色釉(上):蓝黄红白

天坛:蓝色,地坛:黄色,日坛:红色,月坛:白色。

元人尚白。

永乐白釉,巅峰之作,被后世称为甜白釉。

康熙白瓷,有点闪青,并有刻花。

雍正时期的白瓷,白的纯度很高。

清代红釉,最有名的为郎窑红。

高温釉中有祭红,窑变红,豇豆红。

低温釉中有珊瑚红,胭脂红。

黄釉明初才开始。

弘治黄釉:鸡油黄。

弘治期的黄釉被称为,黄釉之最。清朝黄釉颜色多。清黄釉,宫廷使用分等级。

3.颜色釉(下)

粉清:很浅的青色,豆青:很深的青色。

孔雀绿:为蓝色。

只康熙一朝追求烧过黑釉。黑釉又称乌金釉。

茶叶末釉。

复色釉:炉钧釉,呈流淌状,蓝红相间,早期称为鼻涕蓝。红多蓝少为雍正时期,红少蓝多为乾隆时期,但不是绝对。

单色釉在雍正时期达到纯熟状态。

瓷器(6)

1.五彩

彩瓷: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

五彩和青花同时出现,五彩为二次入窑。

元代后期开始创烧五彩,并受西域文化的影响。

万历时期的五彩和青花各占半壁。

康熙五彩的变化:色彩非常丰富,用釉上蓝代替青花(降低成本),画工生动细致,色泽强烈。

康熙时期的五彩风格较硬,色彩和纹饰,雍正时期的五彩较为柔和。

康熙过后,五彩迅速衰落 

2.斗彩

也写作逗彩,豆彩

先用青花勾勒出轮廓线,再用斗彩填。

成化时期的天字罐很珍贵 。罐底有“天”字,无框。天字罐很少,无人物纹饰。

成化鸡缸杯。成化元年是鸡年。鸡也表示吉祥。成化斗彩无大器。

斗彩到了雍正期,追求刺绣效果。因为有唐英的贡献,他体恤老百姓。

斗彩工艺复杂,生产量小。

成化,康雍乾

3.珐琅彩

珐琅彩在紫荆城中烧造。

珐琅彩(外国名)外国带进的彩料。

珐琅彩是唯一宫廷御用工艺品。

珐琅彩的烧造地点:紫荆城内,颐和园,恰亲王府。

康熙一朝珐琅彩特征:仿铜胎,款制都写“康熙御制”,图案一般追求左右对称。

雍正时期的珐琅彩大量留白,并附有诗词画,底款有些为“雍正年制”,有些为“雍正御制”。

乾隆好大喜功,喜欢繁缛。故瓷器也为繁缛风格。

珐琅彩特点:数量稀少,少有重复,经典图案。并无古月轩署名

4.粉彩

彩瓷:粉彩为软彩,官民同享。

雍正时期最为精美。雍正审美取向,舒朗,淡雅,乾隆:富丽,繁缛,因为乾隆登基时,社会富足繁荣,故他也喜欢热闹。雍正登基时45岁,且登基过程不易,他执政期,从未出游、打猎。

包袱皮。

道光皇帝是所有清代皇帝中最节俭的。

粉彩制作成本高于青花。

晚清时期,落款“天地一家春”。

5.外销瓷

外销瓷:可分为三类,中国式样,中国题材,外国风格;中国式样,外国题材,外国式样,中国题材;外国式样,外国题材。

第一类可表现为,曲线增加。

满大人类的瓷器深受外国人的喜爱。

徽章瓷,供欧洲贵族使用

相关文章

  • 如何鉴别家用陶瓷餐具的好坏?

    陶瓷餐具包括陶瓷碗、陶瓷盘子、陶瓷勺子等等,陶瓷餐具是家用餐具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餐具如何鉴别好坏呢?下面大家一起...

  • 中国山东金月陶瓷艺朮(国际)礼品

    金月陶瓷艺术(国际)礼品,专业批发陶瓷茶具、餐具、花瓶、各类陶瓷雅件、陶瓷刀、紫砂、琉璃、消毒餐、玉石等,可加Lo...

  • 女孩纸一定不要错过的几家店

    陶瓷小饰品 (店铺:美人瓷手工陶瓷饰品批发) 这家店里面有很多陶瓷的小饰品,陶瓷手链,项链,风铃,簪子等。 做工非...

  • 路过陶瓷小镇

    偶然路过宜阳县红星陶瓷小镇――卓创陶瓷文化创意园,一时兴致所起,就停下车走进陶瓷小镇。陶瓷小镇是原宜阳县第二陶瓷厂...

  • 陶瓷电容的大容量为多少

    陶瓷电容器是介质材料为陶瓷的电容器,根据陶瓷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低频陶瓷电容器和高频 陶瓷电容器两类 按结构形式...

  • 陶瓷刀具的这些优点你一定要了解!

    陶瓷刀片使用精密陶瓷高压研制而成,故称陶瓷刀片。 陶瓷刀片号称"贵族刀" ,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具有传统金白色陶...

  • 常见陶瓷电容器的温度性质

    陶瓷电容器就是介质材料为陶瓷的电容器,根据陶瓷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低频陶瓷电容器和高频陶瓷电容器两类 按结构形式分...

  • 《陶瓷》

    黄堡文化研究 第263期作者:刘晓景编辑:秦陇华 粗砺的风把月亮雕琢成一块古老的陶器凋零的画笔用水墨蓝涂抹深夜 等...

  • 陶瓷

    在景德镇出生的我。就来介绍下本地最有名的陶瓷吧。 陶瓷有很多...

  • 陶瓷

    金木水火土 凝结着古老的情绪 历史的气息 深不见底 水土相融 结成胚体 金属颜料描绘一笔笔 木与火 窑炉里烽烟再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陶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it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