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汤圆,放烟花,闹花灯。元宵节就这么到了,如果如果呢?
儿时的快乐就在今天就,那个时候我们村里有秧歌,从正月初三四吧就开始扭秧歌,去到各个村庄拜年。到正月十四十五和十六这三天,晚上会去到各个家撒灯,就是吧点燃的纸包放在马路上和各个家的房间里,瞬间灯火通明。那时候没有路灯,马路上从来就没有这么亮过,是从家没有见过的风景。
孩子们跟着秧歌队跑啊笑啊跳啊,从来就没感觉到冷,更不知道累。想想都幸福。秧歌队叫会,就是社会的会,有的地方叫社火,我想现在的社会就是秧歌队的逐渐演变而来的吧。
因为这个秧歌队的人也很多,有会首,副会首,前面有打旗的两人,还有铜锣开道的一人。后面就是鼓乐队,鼓乐队也有分工,有抬鼓的四人分两组,有敲鼓的的两三人分成两三组,打大镲的,小镲的,吹喇叭的两人,有时候还有拉二胡板胡的。
中间的秧歌角也有大头的,及各种角色,西游记里的四位了,三国里的人物了,我当时就是一小生,老妈说这样的角色随便。我觉得也挺好。省的太累。
想想儿时的经历真的给自己带来很多欢乐,有空一定多写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