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蝗记》
——李丙阳作
新田城东,方十数里,曰蚂蝗洞。蚂蝗洞者,非洞也。斯为洞者,乃村也、乃山下之田也。盖因田中多蚂蝗,而得其名也。
蚂蝗者,水蛭也,卵生,寄生之物也。或生于水,或生于陆。其体长稍扁,屈若球形,伸如条带。小者盈分,大者数寸。初视圆柱形,粘滑;背绿黒,兼有五条黄色纵纹;腹坦平,灰绿色,兼有黑点,眼状,大小不等。体节有环,环宽等份。口内有半圆形鄂片,为吸盘,若遇动物,则以鄂片钻进皮肤,吸附于上,专嗜人畜之血,饱而滑落。入水,则钉鱼虾蛙螺,虽高温亦难尽其命也。人若误食,或寄生体内,引发感染病源,其害大矣。
《药谱》载:水蛭性咸苦,平,有毒。然捉而制之,或以酒闷、或石灰浸之,则有医中风、清体瘀、调经血、降三高、通血栓、疗损伤、抗癌变之奇效。
尝谓人有人疵,事有四患,世间万物,皆存利弊。利而无弊者,鲜矣!其所依者,易之道也。易者,变也。
《淮南子》云:“天下之物莫凶于鸠毒,然而良医囊而藏之,有所用也。”
而蚂蟥喜食人畜之血,其性又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自有利而无害也。
噫!蚂蟥之恶,其名久矣!然若使得法,亦可为医者良药,其功之大,其效之奇,无以替代。(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