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时候,我们觉得口干都是因为缺水,这种时候多喝水就可以。

但除此之外,口干也有可能预示着某些疾病的发生。
1、肺不布津,肾阴不足
中医认为,口干涉及肺、肾、脾胃,肺不布津、肾阴不足等都会引起口干,而嗜吃辛辣燥热的食物也会导致口干现象,这时光靠喝水是不够的,还需要养阴生津。
缓解方法:
经常食用一些可以生津止渴的果蔬,如西瓜汁、藕汁、梨汁、牛奶、酸梅汁等饮品。
2、口腔疾病
口腔慢性下颌下腺炎症、腮腺炎、口腔腺体结石等疾病都可导致口腔腺体病变,使得唾液分泌减少,因而出现了口干症状;
但是不少老年人组织器官的功能老化减退、口腔腺体萎缩使得唾液分泌减少,也会感到口干。老年人的这种口干是生理性口干,可以去口腔科进行专科检查。

3、糖尿病
口干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早期常有口干、口渴等不适,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即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导致渗透性排尿增多,体内失去大量水分而口干喜饮,大多情况下,口干口渴的程度是与血糖增高的程度成正比,因此,口干是糖尿病的信号之一。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并遵从医嘱服用药物或进行治疗。
4、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患者也会出现口干的症状。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发病年龄多在40~50岁,口干、眼干是最突出的表现。
患病早期,病人会常感唾液不足、口干或口中发黏,继而出现吞咽困难,吃馒头、饼干等干性食物一定要用水才能咽下,夜间常因口干而致醒。
干燥综合征的口干是由于分泌唾液的腺体被免疫细胞破坏,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但患者体内并不缺水,所以往往喜欢小量多次喝水。
这与糖尿病的口渴不一样,糖尿病的口渴是由于血糖增高,渗透性利尿导致体内缺水,患者需要大量喝水补充水分。
伴随性病症
很多患上干燥综合征的人会出现腮腺肿大,甚至颌下腺或附近淋巴结肿大等问题。
还有些患者会感到关节疼痛,以肘、膝关节多见,眼内还常有异物感、烧灼感,鼻孔内也会结痂。
严重的干燥综合征会导致患者肾小管受损,造成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注意:干燥综合征容易漏诊和误诊,患者需要找风湿免疫科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

5、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即甲亢)也会出现口干症状。
甲亢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为口干、多汗、怕热、甲状腺肿大、突眼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起病缓慢,加上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很容易被患者忽视。
6、尿崩症
值得注意的是,尿崩症也有可能会出现明显口干、口渴症状;
尿崩症患者口干、多饮、多尿的症状较其他疾病更加显著,一般患者的尿量常大于4升/天,严重者可达10余升。
注意: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查一下尿比重。
注意事项
为了防治口干问题,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饮水习惯,不要等到极度口渴的时候再去喝水,平时喝水尽量慢一点,让水充分的滋润口腔之后再咽下,可以改善口干;

2、多吃一些润肺生津的果蔬,既可以预防便秘,又能防治口干问题。
3、保证充足睡眠,维护器官正常运作。
中医穴位养生小课堂
肾阴虚的朋友们可以尝试按一按这个穴位,有助于养阴生津。
【穴位】肾俞穴

【功效】
肾俞穴是肾经的主要穴位,经常按压可以强壮肾气,增强肾的功能,尤其对月经不调、性冷感有帮助。
【取穴】
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个。
【按揉方法】
每日睡前,坐于床边垂足解衣,闭气,舌抵上腭,目视头顶,两手摩擦双肾俞穴,每次10~15分钟。
每日散步时,双手握空拳,边走边击打双肾俞穴,每次击打30~50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