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计划经济到底行不行? ---经济学世纪大辩论 I

计划经济到底行不行? ---经济学世纪大辩论 I

作者: 胖子会飞 | 来源:发表于2018-03-07 03:52 被阅读73次

在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上首次在国家层面出现了计划经济,并慢慢的和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对立,到了二战之后,计划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几乎占据了全球一半的人口。与此同时,在经济学界,也经历着一场经济发展是否可以被计划的辩论,这场辩论从上世纪初开始,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停止,可谓是真真正正的世纪大辩论。

上世纪初,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物理学的进步,人们发现只要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在掌握足够多的信息前提下,人们是可以通过计算,精确的得出事物未来发展的趋势的。比如人们可以精确的计算日食和月食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可以精确的计算炮弹射出之后的着地点。这些技术上的进步,给了一些经济学家无比的信心,他们相信人类的社会活动,经济发展应该和自然规律一样,只要信息足够,就能准确的“计算”出未来经济的发展,并且以此来规划甚至是控制经济生活,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计划经济”。这里,我们也将支持计划经济的经济学者称为正方。而与之截然相反的市场经济学派则认为,人们无法计算经济未来的发展,无法通过计划的手段实现经济生活的规划和控制,我们把他们称为反方。

苏联的计划经济在上世纪中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正方一派在20世纪的中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当时以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不相上下的美苏争霸的局面。甚至在某些阶段,计划经济体制大有超越市场经济体制的态势。然而,反方提出了正方的三个不可逾越的基本障碍。在后来的几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也逐渐证明了这三个基本障碍的有效性。

那反方提出的三个不可逾越的基本障碍到底是什么呢?

反方提出的第一个基本障碍是:人际之间的效用不可比较。

具体来讲,就是对于同样的商品,不同人对其的心理估值是不同的,是不可比较的。比如现在有汉堡和米饭,张三给出的排序是米饭,汉堡,李四给出的排序是汉堡,米饭。两者排序不一样,虽然李四把米饭排在后面,但谁又能保证他对米饭的爱,一定比张三的爱更少一点呢?不同人之间,对同一种商品的心理效用,是无法进行横向比较的,因此,正方要对某个商品进行计算时,会遇到一个尴尬的局面,即无法得到人们对商品确定的参考值。

反方提出的第二个基本障碍是:数据不可得。

关于这一情况,我们可以举很多的例子,比如在一个交易进行前,买卖双方的心思作为商业机密,肯定不可能随随便便告诉第三方;再比如,很多人由于时间,或是隐私原因,不愿意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告知给别人;又或者,由于人们的预期,针对某项调查工作,会提供更有利于自己的虚假信息,举个例子,老师要调查住校生晚上完成作业的时间,如果调查目的是判断能否再增加一节数学课,那学生们肯定会提供一个较晚完成作业的时间,但如果老师的目的是想开一节经典电影欣赏课,那估计很多同学都会提供一个较早的时间。以上几个例子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因此,对于正方来说,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获得准确的数据,几乎不可能。

反方提出的第三个障碍是:奖惩制度不好设计。

人都是要犯错的,尤其是对未来经济进行预测时,犯错的可能性更大。面对这样的不确定性,人们很难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到底谁来负责奖励,谁来负责惩罚?事实上,我们回顾历史,在几大的经济体中,都出现过不少计划制定失误的情况,可是似乎从来没有哪一个主体,对这些失误计划的提出者或实施者进行过惩罚。而且由于惩罚主体和形式的缺失,使得计划制定者很难得到正向的反馈,也很难对计划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

正由于以上三个基本的障碍,使得计划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也在上世纪中叶,成功的预言了计划经济的崩溃。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但是这三个基本障碍问题,对于市场经济体制而言,也需要同样面对,市场经济也必须要回答这三个问题,即:人际之间的效用不可比较,你该怎么解决?数据不可得,你怎么解决?奖惩制度不好设计,你该怎么解决呢?

此外,现在又有人提出,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人们收集大数据的能力在不断的加强,已经有很多的公司开始用大数据预测人们的消费习惯,而且获得了可观的成果。那么是否有一天,人类终将拥有预测经济发展的能力,计划经济是否能够在那时得以实现呢?

从以上两个问题来看,虽然计划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世纪辩论并没有结束。那这两个问题是否有答案呢?答案又会是什么呢?各位小伙伴不妨也仔细思考一下,我们下周接着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计划经济到底行不行? ---经济学世纪大辩论 I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pd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