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页面跳转移动设计iOS开发记录
drag to back/home——iOS快速返回首页的手势交

drag to back/home——iOS快速返回首页的手势交

作者: 龙爪槐守望者 | 来源:发表于2015-12-15 19:19 被阅读742次

移动设备屏幕狭小,虽然可以基于移动使用场景进行输入和动效等方面的创新,但相对于PC来说,实现同等业务时,使用的页面数量更多,也就意味着页面层级或者说页面跳转会更多。另一方面移动设备随时随地的特性,更利于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产生内容)类型产品的发展,UGC一般采用“内容-->用户-->该用户的其他内容”这种网状信息架构,从网状某个节点快速回到出发节点是非高频但非常紧急的操作。换言之,如何从深层级页面快速回到首页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本人在iOS右滑返回基础上进行微创新,在不影响现有交互的情况下实现快速返回首页。


如何快速返回首页?

现存解决方案介绍

底部标签栏

底部标签栏是iOS平台最常见的导航方式,用户认知度较高易于学习和操作,在底部标签栏上可设置4或5个入口,便于板块之间的跳转。缺点是要实现快速返回首页在深层次页面必须保留底部标签栏,占用过多的屏幕空间,不利于内容较为丰富的次级页面的展示,当然可以增加在上下滑动时收起标签栏、不滑动时展开来改善这个问题。


底部标签栏

浮动按钮

浮动按钮可以看作是的底部标签栏一种变式,将底部标签栏的入口收进浮动按钮里,点击浮动按钮后,再展开的菜单里选择回到首页。优点是占用的屏幕空间比底部标签栏更少,但是并不是所有应用都适合浮动按钮,而且相比于直观的底部标签栏多了一步点击展开浮动按钮的操作。此外浮动按钮在Material Design(Material Design是跨平台的通用设计规范,不仅是用于Android)中
承载的是创建、添加、分享等功能,而不是跳转入口。


浮动按钮

侧滑菜单

侧滑菜单或者说汉堡菜单由于极差的可见性,已被不少盈利为主的企业打入冷宫,在国外某可用性测试中转化率仅2.7%。侧滑菜单比较适合有单一主场景的App,例如资讯阅读类App,用户主要行为是浏览资讯列表和阅读详情,不会频繁的切换到其他板块。


侧滑菜单

WebView标题栏关闭

WebView是在原生App内(Native App)打开网页内容所用的控件,一般是全屏展示,由于网页也有跳转的特性,因此普遍的做法是在左上角的返回旁边加上关闭。返回的作用是网页内的跳转,而关闭是指关闭WebView回到原生App内,WebView在用户的认知里不是一个App的页面(是网页的页面),而是一个全屏的对话框(Dialog)。因此标题栏关闭只适用于WebView或全屏Dialog。返回和关闭挨在一起也容易误操作,比如亚马逊将返回和汉堡菜单放在左上角,遭到不少用户吐槽。


WebView

灵感来源pull to reload/open/close

Chrome浏览器iOS版在2015年4月份对下拉刷新再设计(re-design),在下拉时除了直接松开手指进行刷新外,摁住左右滑动再松开打开新标签页或关闭当前标签。对于初级用户来说,新增的两个功能是隐性的,完全不会影响到原有的下拉刷新,不会让最常用的功能变复杂。对于有经验的用户来说,两个新功能可以提高浏览多网页时的效率。我在想能否从手势出发在不影响原有交互的情况下,设计一种返回首页的手势呢。


Chrome for iOS

我的drag to back/home方案

事实上,从屏幕左侧边缘向右滑动手势已经代替左上角返回按钮,成为iOS平台使用频率最高的返回方式。我的方案是:向右滑动时如果按住再向下滑动松手即可回到首页,直接向右滑动依然是返回上一页。另外此交互出现在第二层级时没有回到首页(第二层级的页面返回上一页和回到首页结果是一样的)。


向右滑动返回上一页
向右滑动按住不送再向下滑动松开,则返回首页

本方案的优点有:1.不占用额外的屏幕空间、2.与iOS原生返回手势结合易于使用、3.手势为两次连续滑动操作方便。当然也有缺点:1、比较隐秘初级用户可能发现不到,需要一定的引导和教育。2、在非iPhone设备上(iPad、Apple Watch等)屏幕左侧边缘向右滑动手势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返回方式,换言之此方案更适合iPhone。

参考资料

《Material Design中文版》http://wiki.jikexueyuan.com/project/material-design/components/buttons-floating-action-button.html
《关于汉堡包图标的A/B测试(2)》http://beforweb.com/node/546
《Chrome iOS Pull to reload》https://dribbble.com/shots/2022862-Chrome-iOS-Pull-to-reload

相关文章

  • drag to back/home——iOS快速返回首页的手势交

    移动设备屏幕狭小,虽然可以基于移动使用场景进行输入和动效等方面的创新,但相对于PC来说,实现同等业务时,使用的页面...

  • iOS 手势返回

    iOS 手势返回 BBGestureBack iOS 全屏手势返回 滑动返回 pop 动画效果 这种手势主流App...

  • 背靠墙去了,这在英语里是啥意思呢?

    back作为副词时,有回到,返回的意思 比如,go back home , 回家 call you back 给你...

  • iOS 全屏返回

    iOS 全屏返回 BBGestureBack iOS 全屏手势返回 滑动返回 pop 动画效果 这种手势主流App...

  • iOS 右滑返回

    iOS 右滑返回 BBGestureBack iOS 全屏手势返回 滑动返回 pop 动画效果 这种手势主流App...

  • iOS 侧滑返回

    iOS 侧滑返回 BBGestureBack iOS 全屏手势返回 滑动返回 pop 动画效果 这种手势主流App...

  • iOS 侧滑返回详解

    iOS 侧滑返回详解 BBGestureBack iOS 全屏手势返回 滑动返回 pop 动画效果 这种手势主流A...

  • iOS 侧滑返回详解

    iOS 侧滑返回 BBGestureBack iOS 全屏手势返回 滑动返回 pop 动画效果 这种手势主流App...

  • iOS 全屏手势返回

    BBGestureBack BBGestureBack iOS 全屏手势返回 滑动返回 pop 动画效果 这种手势...

  • iOS 右滑返回

    BBGestureBack BBGestureBack iOS 全屏手势返回 滑动返回 pop 动画效果 这种手势...

网友评论

  • 法海先生:“另外此交互只出现在第三层级及更深层级的页面(第二层级的页面返回上一页和回到首页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没必要)。”用户不会思考第二层级的页面返回上一页和回到首页结果一不一样。我觉得应该保持一致性,既然第三层级等都有了,那第二层级也应该有吧。不然用户可能会想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没有。
    其实我个人觉得你说的第一个那样不错,但国内APP都在第二层级往后时把标签栏隐藏了,个人觉得没有必要隐藏啊,手机都那么大了,标签并不会占很大地方,对同一个APP多任务也很好。
    黑白之间:进入深层以后没有底部tab真的特别没有安全感。感觉可以参考移动端网页导航,用户手指上滑时关注的是内容,隐藏底部tab;手指下滑时表示已经浏览完成,不再关心页面内容,显示底部tab。
    龙爪槐守望者:@法海 苹果官方的应用都没有隐藏tab,但是非官方的,比如京东可能是考虑到商品列表和详情页的展示,所以没有tab栏
    龙爪槐守望者:那就第二层级保留返回上一页的样式,去掉返回首页
  • 24d0711e799b:可不可以通过右滑得距离,短距离直接和系统一样返回上级,长距离的右滑,再给出返回首页的提示,做一个橡皮筋效果。
    2735f3b45c0a:这倒是让我想起多看阅读里面的 “上拉关闭图书” “抬起手指关闭图书” 这个交互动作
    定Ding:@欧阳顺 感觉还挺有意思的,mback的软诠释。
    龙爪槐守望者:@欧阳顺 每个人对“长”和“短”的定义不一样啊,没办法判断长短的界限啊
  • 刘英滕:有意思。不过这个方案也有些弊端,右划返回时出现的不是上级页面,有些影响两个页面间的衔接。
    龙爪槐守望者:@刘英滕 这个我想到了,你可以看看UC浏览器,右滑界面不动,而是飘出一个返回按钮出来,用这个也许可以解决

本文标题:drag to back/home——iOS快速返回首页的手势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xe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