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教育
听了这么多唠叨 你注定过不好这一生

听了这么多唠叨 你注定过不好这一生

作者: 二胎爸爸 | 来源:发表于2017-04-27 16:10 被阅读0次

1

二爸前两天去参加了家长会,会上叮叮当的班主任老师分享了一些教育理念,其中有一条深得我心:不要对孩子过度唠叨。

唠叨是种家长病,二爸敢说,99%的家长都会患上这种病,而且基本上很难治疗。

比如说有一天叮叮当在做作业,二爸在边上看着自己的书,叮叮当的外婆在旁边监督叮叮当做作业。

叮叮当写一个字,外婆就唠叨几句,“这个字怎么是这样写的,笔画错了!” “你看看,这个字又写错了,老师是这样教你的吗?”……

二爸在旁边都听得直皱眉头,更不用说叮叮当的感受了。果然,听着听着,叮叮当直接用手捂住了耳朵。

二爸忍不住跟叮叮当的外婆说,让孩子把作业做完,再去检查对错。外婆于是就不高兴了,气乎乎地一个人仰望星空去了。

一般来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比父母更唠叨,妈妈比爸爸更容易唠叨。

但那怕是二爸这样自认为不太唠叨的爸爸,有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掉进唠叨这个坑。

还是叮叮当做作业的场景。叮叮当还差几项作业没做,他拿着一本童话书投入地看了起来,当然,阅读也算是作业之一。二爸也在一旁看书,看了10分钟,叮叮当还在投入地看着,二爸想提醒他一下,想了想,再等等吧。

又过了10分钟,一看叮叮当还没有停下来的架势,二爸忍不住说了一句:“你的语文作业还没完成哦!”

就像一颗小石子投进了深邃的大湖里,毫无反应。过了5分钟,二爸开始焦躁起来,“叮叮当,你的语文作业赶紧去做啊!还有跳绳,跳绳还没跳呢!阅读作业不需要把整本书都看完吧!”唠叨就这样不可避免地开始了。

2

没有被大人唠叨过的孩子,你应该是火星来的吧?

作业做得拖拉,考试考得不好,会被唠叨。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那谁谁谁,做作业多自觉,考试成绩多棒!

把书本拉下了,把雨伞弄丢了,会被唠叨。怎么又丢东西啦?光雨伞你就丢了几把了?于是你以前丢过东西的经历会被放电影般过一遍,做为唯一的观众你还不能退场。

喝个可乐,也会被唠叨。怎么又喝碳酸饮料,这样对肠胃不好,你试试把一只蟑螂放进可乐里,第二天它就没了。(所以可乐是消灭蟑螂的生化武器么

想赖床不起,会被唠叨。你看看几点了还不起床!太阳都晒屁股了!一日之计在于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看看父母伤悲的样子,你就知道他们小时候有多么不努力

……

在父母眼里,你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引发唠叨的那一根导火索,诱导他们抵达萨拉热窝,而你则成为热窝上的蚂蚁。

3

大人为什么要唠叨?

在父母看来,他们的唠叨是出于自己对孩子的爱。

要不怎么不对陌生人唠叨,就对你唠叨呢?

却没有好好考虑过可这样的爱孩子到底需不需要、能不能接受。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超限效应。

有一个故事很形象地说明了逆反心理是怎么产生的: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孩子会犯错,家长可以开启批评模式,但是批评一次就够了,批评第2次,孩子就会厌烦,再喋喋不休地唠叨下去,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想想看,你听了100遍的恒源祥“羊羊羊”的广告是什么感受?

承认吧,唠叨其实是你对孩子控制欲的体现。做为父母,你总想控制自己的孩子,想让他按照你脑海中描摹的那样生活,一旦觉得跟自己心中的完美设计有了差距或者偏离,就陷入抓狂,就开始暴走。

可连体重都控制不好的你,凭什么去控制孩子的人生?

4

口舌乃无间地狱。唠叨,其实是种软暴力。

唠叨,是语言的虐待,是负能量的缠绕攻击。在喋喋不休的唠叨中,被唠叨者感到难堪、羞辱和无能。

在那一刻,他恨不得自己聋掉。

这种语言上的虐待会摧毁孩子的自尊,会摧毁孩子的信任,摧毁一段又一段的亲密关系。

我们来看看唠叨两个字,两个口,一个劳,一个刀。说明什么?话说多了徒劳无功,反而会像一把刀一样伤害到孩子。

如果唠叨的杀伤力可以具象化的话,你会看到伴随着一句又一句的唠叨,孩子的血条一直在下降。

你终于知道《大话西游》里的唐僧开始唠叨时,旁边的小妖为什么要自杀了吧?

你一遍一遍的强调,重复,听在孩子耳朵里不是甘霖,是对他的不认可、不信任,唠叨声里长大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自卑。

5

知乎上有个“有一个特别唠叨的父母是什么感受”的问答,那些答案里含着深深的凄楚:

每一天都好像在监视下生活 ,一举一动都要被评论。

会变得沉默寡言或者暴力倾向。

就是她只觉得自己的所有观点是对的,一定要强压给你。如果你做的有半丝半毫与她所要求的有差别 ,那就是无穷无尽的唠叨。

想杀人。

每天就是说我怎么胖,懒,矬,无论吃饭还是运动,都可以和学习,和我腿粗有关系。

每天特别不顺,感觉心脏永远是拧着的,胸永远是堵着的。

宁愿在外面过年也不愿意回家听我妈唠叨。

每天的每天,因为一点小事就没完没了的唠叨,完全感觉不到爱,全是负能量。

我觉得在我妈眼里,我连个智障都不如。智障都知道出门要反锁家门,外出要买回家的票...诸如此类,在我妈眼中,这些事我是绝对不知道的,得至少打三个电话来嘱咐,让人分分钟想摔手机。

我特么不是傻逼好吗?

月子快满,我妈每天叨叨,我不在你怎么办呀,带孩子好辛苦,吧啦吧啦……我好想说,只要让我安安静静的,累死我也行!

哎,听了这么多唠叨,你注定过不好这一生!


欢迎关注公众号二胎爸爸的神奇冒险(id:laonahaoshi)一起探讨教育话题。

相关文章

  • 听了这么多唠叨 你注定过不好这一生

    1 二爸前两天去参加了家长会,会上叮叮当的班主任老师分享了一些教育理念,其中有一条深得我心:不要对孩子过度唠叨。 ...

  • 废话

    听了这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 知行合一,小白理财

    听过这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听过这么多道理,你过不好这一生。 听过这么多道理,他过不好这一生。 至今,这句...

  • 打造学习力,拥有终极竞争力|混北读书会

    为什么你读了这么多书,听了这么多课,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到底什么样的“知识”,才值得我们花精力去学? 到底怎样学习...

  • 听了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听了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知道马云大大这么有钱,难到你就可以和他一样有钱了吗? 听过这么多道理,不去行动,...

  • “听了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第一次用简书,从来没想过会接触一个流传了那么久,却依然火热的话题。挑战挺大的,呵呵···能不写么?不能!就这么逼自...

  • 为什么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听了这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前一段时间很流行这句话:知道了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事实上真的是知...

  • 收起你那高贵的梦想,滚回去学习!

    支撑起自己野心的永远是能力,而不是嘴上的梦想。为什么你听了这么多道理,喝了这么多鸡汤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杨绛先生曾说...

  • 《演讲的力量》读后感

    听了这么多的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读了这么多好的演讲书籍依然讲不好,直到我看完赵老师推荐的这本书——《演讲的力量...

  • 2017-08-16

    导读:有一句鸡汤你一定听过“读了这么多书听了这么多道理,你还是过不好这一生”。面对这种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了这么多唠叨 你注定过不好这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xn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