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家教育
决定晚年幸福的,不在儿女地理远近,而是心理亲疏!

决定晚年幸福的,不在儿女地理远近,而是心理亲疏!

作者: 李维坦 | 来源:发表于2017-04-18 15:27 被阅读0次

10年前,张莉高考错过国内名牌大学,父母卖房送女儿到美国留学,10年后,张莉留在美国,和美国男友结婚。一年来,父亲张勇一直做女儿思想工作,甚至拿断绝关系来作为要挟,劝女儿回国,不要嫁外国人。

“子女有自己的梦想是好事,但也要考虑父母的感受啊。我现在真很后悔当初送她出去读书,这是这辈子最错误的决定。”张勇说,他现在的感觉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为别人培养了一个女儿。“将来我们老两口老了谁来照顾?”

其实,关于儿女上学、就业及婚姻上,中国父母的干涉从未断过,比如我父母:“不管你在哪个城市结婚生活,必须要在中国!”一些叔叔阿姨要求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在周边上学、就业、结婚。

父母希望儿女留在身边是天经地义的,儿女希望闯荡世界也并没有过错。面对儿女的选择与自己的期望,当代父母首先应该有以下几点意识:

你无法决定孩子的未来,但你可以施加影响

当今社会,资讯发达,各种思想盛行起道,人们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各自不同。父母已经很难再像过去那样,对儿女的人生有着一言而决的作用。

人大哲学院的一位老师跟我们聊过他女儿。他女儿去年高考,说宁可去浙大,也不去人大。老师虽然希望女儿读人大,但没有干涉,高考后,女儿考得还不错,就读了北大,让他松一口气。老师说本来指望孩子继承自己的一大堆人文社科的书,但女儿对此全无兴趣,也只能自己失望,而不去干涉女儿的专业选择。

这位老师虽然不能决定女儿选择哪所大学,但作为大学老师的父亲却成功的对女儿学业施加了一定影响,虽然女儿去了北大而不是人大,但女儿对于学业的追求品质却没有下降。孩子的成长环境、家庭的软硬件条件无形中奠定了孩子人生的初步格局,每个人虽然无法要求孩子怎么做,但是却可以给孩子更自主的选择机会。

高考路线是大多数普通家庭的选择,那是因为大多数家庭无论是从经济基础、人脉资源和文化环境都不足以支撑孩子更多选择。比如,孩子做公务员没有人脉支持,想往艺术方向发展从小又没有这些资源,想出国留学家庭经济紧张……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政府官员的子弟更容易做公务员,书香门第更容易出老师和学者,而富商的孩子则有更多选择。

张莉的父母既然期待女儿在国内发展,当初却费劲全力供其出国,施加了影响却又没想到可能的后果。因此,能简单说是孩子的错吗?你不能决定孩子的未来,但你可以对孩子的未来施加影响,就看你施加的影响是否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后果。

让孩子高考还是出国,其实是在选择自己晚年的生活方式

孩子在国内受教育,其就业市场、接触人群、感情生活等都更多的倾向于国内,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留在国内的几率远比留学者为高。

孩子在国外受教育,尤其是本科4年之后,更容易倾向在国外生活,因为在这个三观形成的黄金时期,影响效果是最关键的。如果只是硕士留个学,影响力就会差很多,毕竟在本科阶段已经跟国内形成了千丝万缕的“牵扯”。

对于父母而言,孩子在国内国外的区别很大。在国内,孩子回家更为频繁,父母也随时可以前往探望,安身立命后能接父母前去所在城市养老;在国外,回家频率减少,无法随意探望,养老更成问题,正处于盛年时期的儿女不太可能放弃已经成形的事业,回来陪父母养老,而接父母去外国,父母在语言文化上又格格不入,更是斩断了父母国内几十年形成的“牵扯”。加上外国人的赡养观念本就淡薄,不习惯带着老一辈一起生活,去之后的境遇恐怕还不如在国内呢。

因此,在送儿女出国前,这些事情都要加以考虑,防微杜渐的影响比横刀立马的强制要更有效果。如果实在不愿儿女离家远,就帮他们考上国内顶尖大学读本科,让大学和就业市场来替自己留住儿女。

理性看待孩子留外行为,由就业与家庭双重因素决定

相比国内的毕业生,海归在国内人脉、就业市场情况等方面都有差距,其优势在于外语和外国经历,而国内很多毕业生外语水平已经足以应对需求,许多公司根本不那么重视海外求学经历。

所以,很多海归回国之后发现,自己的薪资跟预期差距太多,10年20年才能“还本”。而相反,如果留在海外就业,起薪就高很多,在海外有多年工作经验再回国,身价就完全不同了。而留学时间加上就业时间,足以发生一段感情。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在外国的恋爱与婚姻,将夯实国外基础,导致原本的归国心理淡化。

父母是一个家庭,儿女和配偶(或恋爱对象)也是或即将是一个家庭。这是两个家庭的利益权衡较量,不是简单的父母对儿女本人。

父母要体量儿女的行为,站在儿女的角度去思考。社会竞争压力、目标与追求、爱情与家庭等等,都是儿女要通盘考虑的问题。父母自己有个小家庭,老两口好好过日子,多视频语聊,飞去看几次也行,不要将自己的晚年幸福绑架在孩子身上。孩子要做天上鹰,就不要把他捆在身边作笼中鸟,退一万步,即使孩子从了你,天天郁郁寡欢,甚至整日埋怨父母害了自己,这种相处也没什么意思。

父母与儿女相处应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即尊重彼此对各自事务的最终决策权

2 互不侵犯:即不要使用强制手段去侵犯对方利益,你可以使用谈判和外交

3 互不干涉内政:父母有父母的盘算,儿女有儿女的追求,他们的事情,由他们去吧!

4 平等互利:要始终认为,父母和儿女在权利上是平等的,父母抚养和教育儿女,儿女赡养和孝顺父母

5 和平共处:不要一不如意就要开战,就要拿断绝关系相威胁,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决定晚年幸福的,从来不是儿女地理上的远近,而是心理上的亲疏。

相关文章

  • 决定晚年幸福的,不在儿女地理远近,而是心理亲疏!

    10年前,张莉高考错过国内名牌大学,父母卖房送女儿到美国留学,10年后,张莉留在美国,和美国男友结婚。一年来,父亲...

  • 亲疏远近

    人字很简单,不管是在哪个时代两笔就完成了;而一笔一划加了三个点,就完全不同了。人性是不可估量的,看清不说明,明白了...

  • 远近亲疏

    中国古代的一个基本制度是朝贡制系,朝贡体系中有一个五服制,以京畿为中心,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最里的一服是"甸服",...

  • 亲疏远近

    现在此刻,太阳暖洋洋的,尽管有风吹来的话,还是会很冷。但我还是选择进到店里。因为上午阳光在我这边,所以有些岁数大的...

  • 亲疏远近

    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从来不是由血缘决定的。即使是血浓于水的亲人,如果一方不懂爱与被爱,更加吝啬感恩与付出,那么另...

  • 远近亲疏

    不知道为什么内蒙的雪总是在天黑的时候悄悄地下。 今晨起来,窗外又是白茫茫一片。虽然没有“惟余莽莽”,也没有“山舞银...

  • “一场大病,让我想通晚年幸福只能靠这两点,儿女再孝顺没有用”

    很多人认为,人到晚年,最大的依靠便是儿女。儿女知感恩,那么晚年必当幸福,儿女若不知感恩,总也会负起应该负的责任。 ...

  • 亲疏有道,远近相宜

    我说:“回去就去厂里清算一下,把该补写的字据全部补写下来,让每个人心中都有个数,否则过后大家又扯皮”“文姐,你不能...

  • 书写远近亲疏

    我是2017年入驻简书。之前在QQ空间里写写自己喜欢的文字,慢慢觉得游戏味太浓的QQ空间已经不适应自己对文字兴趣热...

  • 情感

    感情有亲疏,相处有远近。 家人、亲人、朋友,总之,人与人之间都是存在亲疏远近的,人是感情动物,不可避免。有了情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决定晚年幸福的,不在儿女地理远近,而是心理亲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af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