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发展的十四五规划”
上饶横峰县蔡立媜
晚饭过后,小学组的新任校长们在甘书记、雷院长和唐老师的组织陪伴下,结合上午赴南昌市二十八中高新实验学校的影子学习的反思,围绕“学校发展的十四五规划”的主题展开了激烈的小组讨论和精彩的汇报分享。对于从教六七年,担任副校长第二个年头的我,突然要去阐述下一个“五年计划”,说真的有点不知从何说起。
听完组员的分享和小组汇报后,脑袋里才终于有了一些些头绪。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教育里,“人”始终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无论在多远的未来规划里,都要把“人”把在第一位。我们应总体把握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总目标不动摇。
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办好家门口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离不开“教师”的培养,优质的“教师队伍”是首当关键的一群人,没有优秀这一群人就教不出优秀的下一代人。那么学校教师发展该如何规划?谈谈自己初浅的收获。
一、发展目标
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脚步,新入职教师一年能适应,两年能胜任,五年成教学骨干。教学骨干能力争在三至五年内有1-2教师发展成为县级或县级以上学科骨干。
二、发展策略
1.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借力发展;
2.引进来,走出去,加强合作交流;
3.提升培训学习的力度、深度和广度;
4.调动教师自我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具体措施
1.充分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青蓝工程”的传帮带,师徒结对帮扶来引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建立师徒帮扶方案和制度,明确帮扶评价奖励机制,激发师傅的帮扶积极性和成就感。如,在教职工大会上徒弟请拜师帖、请师茶、颁发拜师聘书、师徒赛课等增强仪式感,促进师徒团结互促。
2.积极参加培训,合理安排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绝不把培训当做任务应付。选择真正有需求的老师参加对口的学习。配合教师培训期间在校课程、班级管理等工作的安排,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留足学习培训的时间和空间。培训回校汇报分享所学所获,力争一人培训全校收益。
3.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和成功的经验分享。外出的培训机会和名额很难满足学校老师的需求。最好的老师也许就在身边,用心观察和发展身边的典型,给优秀的老师建立总结经验分享心得的机会平台,让更多的老师在家门口受益和成长。
4.加强校际交流和同帮互助。同盟校即同盟军,借助盟主校、兄弟校的榜样引领和带动力量,结合校情虚心请教,内化学习。如,把盟主校学科骨干或专家型教师请进学校传经送宝、把我们的老师带去跟班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同盟教研活动。
5.积极整合,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课程资源,建立学校教育教学共享资源库。把专家讲座、名师课堂、优质课例、国内外教育教学前沿的理论和实际等“请”到学校的大荧幕上来。分层分类地组织学校老师聆听、座谈、反思、借鉴、学习……
6.建立青年教师联合体,促进青年教师自我成长。把住校的青年教师组织起来,利用1-2个晚上的时间,交流讨论各自在教学上遇到的难点、困惑,头脑风暴,畅所欲言,互相支招,经验分享。
7.建立健全教师的阅读体系。阅读是一直以来最不可忽略的事情,尤其作为老师,更应该把阅读作为终身兴趣和习惯来培养和坚持。世界上最可笑的事是:一群不读书的人在拼命地教别人读书。因此,阅读是一件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的事情。如,每学期至少读完两本共读书目、每学期每位老师至少做一次的阅读分享、每个月分享一次读书随笔、业务考试时把共读书目内容纳入关键书刊测试范畴等等。
8.健全和完善教师考核方案,明晰好中差,杜绝吃大锅饭。把教师的教学常规、教研常规、业绩考核等工作充分体现在教师考核的“德能勤绩”四大板块中。如,把积极按时参加各级各类教研和培训活动纳入“勤”的积分;把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积极参加三课活动、撰写教研随笔、教学论文、课题研究以及日常的教学常规工作等等具体详细地纳入“德”和“能”相应的考核积分中去。
交流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感恩今天,期待明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