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段时间,写,变得越来越晚,好在我多数情况下都不急于诸事,所以日更总是推迟,原因是总想“看”,也就是阅读。读堆在枕旁的书,更多的是上网读简友们的好文,一经进入就半晌出不来,等想起自己的任务时,时间已过去了一俩小时。
事实上即使如此,在“读”这件事情上还是亏欠了太多太多,成柜成柜的书籍都在长年静默着没人问津,没人去计算这是怎样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浪费,一想到这里就感愧难当,这便是最大的惰性啊,这惊人的懒,其实质就是一种慢性自杀。
因为诗文本身也是个有机体,我们这些仰仗着精神食粮存活的人,如果不去典籍中汲取养分,其行文过程必然会在心力的耗损中导致缺血缺氧机能失调,最终丧失生命的活力,想想岂不可怕。
我想,无论是谁,“读”其实比“写”都有更多的需要,没有源头哪来活水,这是极其简单的道理哦。
在读的过程中,就像在开窗,一扇又一扇的开启,世界就在徐徐放大成倍的放大。只有走出自己的笼子,才能看到自身的狭小,否则必是画地为牢,尤其我,一位哪怕走遍天下无非隐居的人,如果不能在书中给自己觅世界,在写中给自己造世界,还有什么活路?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晨读,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了一天当中最重要的时刻,而春天的晨读,又给这一重要事物蒙上了一重别具的诗意。岂不快哉!
所以,开始晨读吧,就从这个春天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