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生习作及其点评
张有容:抹不去的乡愁—— 读《沈从文的湘西》有感

张有容:抹不去的乡愁—— 读《沈从文的湘西》有感

作者: 小苹果树 | 来源:发表于2024-03-10 10:00 被阅读0次

通过沈先生的这本书,我了解了湘西这个地方。朴素的文笔勾勒了记忆中的一幅湘西山水,描绘了自然风景与淳朴的乡风民情,如诗如画的展现了湘西独特的韵味。

沈先生这本书写了两个部分,一是儿时趣事,二是湘西风情。借写儿时读书时学校课间的玩闹嬉戏,展现了当时湘西的人文风情,用书画结合的方式将读者切实带入了沈先生儿时的校园生活。一张纸影像中山水依傍,屋舍连绵,还有生活在沅陵的农民,这些黑白的老照片都是当时农田生活的真实写照,朴实无华的笔墨写下了湘西故土,表达了沈先生对故乡土地爱的深沉。

沈先生巧妙的绘写了沅水旁古角神秘的小城。河水潺潺,岸边古楼中形形色色的人们各自的忙活:有洗衣、端水,归家的他们笑盈盈的在古楼中穿梭,好一番烟火气,透过文字我仿佛看见了气势磅礴的古城墙屹立在小城中,碧绿的沅江水泛起层层涟漪,倒映着飞鸟与蓝天,湖中开着到常德的船。整齐划一的吊脚楼在不时传出人们吆喝的声音,石桥上偶有孩童嬉戏打闹欢笑一片……    

虽然我还没有去过湘西凤凰古城,但我能从沈先生饱含情感的文字下,踏入湘西那美好的精修之界,书中描述的景色仿佛就在眼前,是那么的真实。沈先生从小生活在湘西这片土地上长大,切身的了解和以身俱来的情感使他笔下的湘西风土人情纯粹而动人,流露出的感情也是无比的真挚。

沈先生在这本书中并没有使用过多华丽的语句,简洁明了却又优美的向读者展现了自己的故乡,生长的土地,给人一种亲切舒适的感觉。这也教会了我写作文出神不一定要用奢华的语句,而是要明确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先生笔下的湘西是那么美,山水交融,写下湘西了历史与回忆。读完文章,仿佛看到了生命之美,是先生对悠闲宁静生活的向往。美值得深思,思考一行行笔墨下先生对故乡深厚的情意,思考湘西排角楼中,民间淳朴的烟火气息。沈先生青年时期就背井离乡,凭着记忆中的那份思念,写下了这本书,表现了先生对家乡的热爱,更是因为那抹不去的乡愁。好想有一天,我能带着家人去先生笔下的湘西一品芳华。

如果让我写自己的家乡,我会学着先生从简开始,用朴素的文字去写写无锡暮春的景色,太湖边落日的晚风吹拂,鲜嫩多汁的小笼包让人回味无穷,还有茶楼里喝茶闲适的那一份惬意……

相关文章

  • 沈从文的湘西  湘西的沈从文。

    一直喜欢温暖明亮的文字。当年第一次读到沈从文的《边城》,立刻就爱上了他的文章:如春水般明媚,如秋阳般温暖,像和...

  •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 周日,带娃拜访邻居,发现邻居客厅有一本沈从文文集,于是借来一读。 沈从文是湘西凤凰县人,高中...

  • 永远抹不去的乡愁

    文/龙秀 2018年2月2日 星期五 晴 暖阳映照着窗棂,春节一天天临近,喜庆的气氛渐渐升腾。城市道路两边的灯杆...

  • 随笔|抹不去的乡愁

    作者|谷妤 5月9日母亲节前一天,阴气沉沉的空气席卷着整个山岗,忽然想上5月3日回故乡祭扫时,见到墓碑上的字体颜色...

  • 老家,抹不去的乡愁!

    老家,是那一抹留在记忆深处,最让人无法割舍的地方。 都说最亲家乡人,最甜家乡水。那个生于斯长于斯的老家,如今成了一...

  • "沈从文与张兆和"是绝美为伦的师生恋还是孽恋

    沈从文生于1902年 张兆和生于1910年,沈从文比张兆和大了整整八岁。 沈从文来自湘西湖南,家庭贫困,是我们常说...

  • 沈从文的湘西

    第二次看这本书,上回看的时候是读中专的时候。讲述的是沈从文小时候到长大离开湘西的见闻。原来沈从文小时候也是一个顽皮...

  • 抹不去的乡愁回不去的家

    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 离开家乡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长大了愿望实现了 走过了很多城市 但却对每个城市过目即忘 高大奇...

  • 回不去的童年 抹不去的乡愁

    岁数渐长,总会用大部分时间去回忆往事,只要静下来,那些美好的记忆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眼前。有人会说,不幸福...

  • 磨坊里的女孩

    ---读沈从文的小说《三三》有感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遥远的湘西山区有一个山清水秀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有容:抹不去的乡愁—— 读《沈从文的湘西》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fp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