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资治通鉴》历史的根基,时代的传承

《资治通鉴》历史的根基,时代的传承

作者: 柚茉 | 来源:发表于2018-11-22 16:27 被阅读56次

最近在看《资治通鉴》,以前从未接触这本书,总觉得里面的内容太深奥、难懂。一次偶然机会朋友向我推荐了这本书,觉得是一本可以启迪人生智慧的史书。

《资治通鉴》这本书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主要讲述的是从周威烈王到五代后周世宗时期的发生的事。之所以叫《资治通鉴》是因为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它通过一篇一篇短小精悍的故事向我们阐述了历史。有人说那已经是发生过的事,我们读了有什么用?正是因为它是历史,已经发生过的事,通过这些事我们可以影射当今社会存在的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拿来借鉴、学习。唐太宗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正是有了这些前车之鉴,我们才会一次次的超越历史,超越时代。

今天我来分享一个小故事:触龙说赵太后

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慧文王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们都还小,秦国就趁机蚕食了他们3座城池,当时赵太后执掌大权,她呢决定向她的邻国齐国求救。当时的齐国提出条件一定要用长安君来当人质。这长安君是赵太后的小儿子。大家都知道一般我们都很爱小儿子,这赵太后是有过之而不及。这齐国就是知道赵太后很在意她这个儿子,所以才让他去做人质。在古时候常有为了时局考虑会让人去当人质,如果两国关系好一般人质是安全的,反之则性命不保。这赵太后当然不肯把小儿子送去当人质了。当时满朝文武规劝都无用。当时的左师触龙已经年事已高,就说那他去试试。

赵太后知道他是劝自己的,一脸不情愿的。但因触龙年事已高不好驳面子,就面见了他。于是,触龙小步快跑到太后面前,见太后脸色不悦就和太后寒暄许久,见太后脸色稍好,就对太后说:“自己有个小儿子没什么本事,我又老了,私下很是疼爱他,希望太后能在宫里给他某份侍卫的差事”。太后答应了,就问他:“你那儿子多大?”他告诉太后说:“15岁,虽然小,但是希望我健在时把他托付给太后”。太后就笑着说到:“我以为只有我们女人宠爱自己的儿子,原来这男人也宠爱自己的小儿子呢”触控对太后说:“太后,您最爱的不是您的儿子,而是您的女儿燕后”。这燕后出嫁时你抱着她的脚说:“希望她不要回来”。后来每年祭祀时都会向上天祈祷她过的好,不要被丈夫休掉。触龙:“爱孩子不就是应该为他们的长远考虑吗?你对燕后的考虑更多些”。太后听后,若有所思。

触龙紧接着又说:“如果你真的疼爱你的儿子长安君就该为他将来考虑。纵观历史人一辈子往上三代以前,到子孙没有本事还被封侯的有几人?当真的灾难来临时,庇佑他们的又有谁呢?而您把长安君保护的好好的,生怕他发生什么事,那他永远也长不大,将来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太后听后就对触龙说那你来安排吧!

最终触龙说服赵太后让她的小儿子去齐国当人质,齐国也履行自己承诺,帮助赵国打败秦国。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总结出两点内容值得我们学习,一个就是在教育子女方面我们要做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之人,不要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要做经得起风雨的玫瑰。父母不是他永远的避风港,只有自己拥有一身本领,那他才活的精彩;另一个就是我们知道触龙在说服赵太后时并没有一开始就直奔话题而去,而是通过自己对儿子“宠爱”的例子,然后用燕后和长安君做比较让太后自己想通,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那我们在和别人相处时遇到问题往往僵持不下,那我们在劝说别人同意我们的观点时,不要一直站在事件本身,用循序渐进多举例子有时可能事半功倍,别人更容易接受。

历史的车轮已经走远,马蹄声也渐行渐远,却给我们留下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希望每一个爱阅读的人能从中嗅到点点滴滴的墨香,让它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相关文章

  • 《资治通鉴》历史的根基,时代的传承

    最近在看《资治通鉴》,以前从未接触这本书,总觉得里面的内容太深奥、难懂。一次偶然机会朋友向我推荐了这本书,觉得是一...

  • 读资治通鉴与刺客列传

    读资治通鉴与刺客列传 历史一直是我的弱项。 对于历史的不感冒,是从高中时代开始的。初中时代还好,初中是因为文理不分...

  • 黄帝内针——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一)(杨真海传讲 刘力红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上一章跟大家谈了传承的大致情况及黄帝内针的传承脉络,传承是根基,没有传...

  • 广州:传承与发展

    传承是广州建设的根基,没有根基就会丧失自身特色,在广州的建设中失去自身优势;发展是广州建设的动力...

  • 群星

    这几天都在读《资治通鉴》,因为是从开始通读,所以对战国时代的历史接触的比较多。发现一个现象,战国时代的“士”是比较...

  • 三国与西晋的人物对比——

    《资治通鉴》中的三国历史精彩纷呈,这是意气风发的时代,这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有气度善用人,曹丕能文又能武,曹植文...

  • 夜读《资治通鉴》

    喜欢读书,尤为喜欢读历史书。历史书中,最为绕不开的,当然非《史记》和《资治通鉴》莫属。 读《史记》和《资治通鉴》读...

  • 时代

    序言 做好时代的先锋,继承历史的传承。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应该勇于尝试,大胆创新,思考怎么做才能更好,牢记初心...

  • 不问天意,不猜人心

    新的一年,我读完了《资治通鉴》。一卷在手,窥探千年历史沉浮。历史沧桑巨变,我们在兴亡交替中,看到了在时代变迁中,有...

  • “后张国荣现象”的解读与反思

    文化是社会历史的积淀,具有群体特征并包罗万象,它与时代密切相关并由传承习得。文化的作用在于传承、体验、实用,通过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历史的根基,时代的传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gl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