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养英短的时候,青岛没有,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在青岛的上海人,买回来一只8个月大的纯蓝母
后来发情了,给它找老公就历尽了3任,第一任折耳纯蓝,不会配……第二任蓝白樊英短,刚准备配被卖了……第三任,终于找到了一个富豪大姐,在她的上下别墅里,我的纯蓝的第一次献给了她的爱猫
可以说,2011年我在养猫的时候,很多人没见过英短,也和目前的一些养猫大咖在那时候相识,见证了对方的不容易,帮助处理一些民事纠纷。
我不混圈子,是有些我用了好多时间和金钱买来的各种经验包括教训,我不想说什么。
目前,咱家全部都是稀有色英短了,我从11年的纯蓝,14年的蓝白,16年的乳白,一步步跟着我对猫的理解走,跟着我自己个人的审美观走。没有一点,是跟随了市场经济需求。这就是咱家的特点
我曾经幻想过,在一条深巷里,每天有阳光的地方,你可能需要询问打听,知道了一位老奶奶的地方,这位老奶奶养的猫独特,性格好,老奶奶把自己的美学思想注入到猫的品相里,保留自己喜欢的血统和基因,并且不断改进和完善
我基本了解大部分英短基因搭配的知识,但我绝对不会因此混入一个圈子
我只养我自己喜欢的,有我自己的灵魂和文化的猫
我会的,不需要在众人面前炫耀
我只想养好自己的猫,做好自己的人,保留好那些信任我的猫友
这一点小天地,就足以让我感到满足和神圣之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