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到香港,一个人,手机还罢工,多了很多时间和自己安安静静待着,很舒服,也有机会好好观察下周围的环境,和这个世界亲密接触。
香港依然友好,偶尔有态度不太好的,我知道也不是针对我个人,有些事情,可能需要几代人去改变,so,接纳。
记录几件记忆深刻的事情。
第一件事,在一个地铁站的扶手电梯上,有一个大人给一个小女孩让行,当小女孩走到她母亲身边的时候,母亲说,现在烦请你去跟刚才的叔叔说一声谢谢。如果以后再有类似情况发生,你可以说,麻烦能不能借过一下,谢谢,这样就行了。
第二件事,一位母亲和她的孩子发生了一点不愉快,母亲说,你刚才讲话的态度让我感觉xxx,能不能请你重新说一次,如果你可以说xxx这样会不会更好一些?
第三件事,一位母亲一手拎着一个男孩的耳朵,几乎要把孩子吊起来,一手拉着他的衣服,把孩子拖出商场,接着用手指着孩子的鼻子,骂了起来……
不用多说什么,也能猜到一个大概吧。这不是绝对事件,但却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是权威,是专制,是溺爱,还是忽视?在意识的转变过程中,目标可能是权威式,但因为掌控欲,往往在溺爱和专制里自由切换,而标准只有一个,听不听话。
权威的教养方式里,有不可逾越的规则和惩罚,也有平等的沟通方式。有时候,因为我们因为对不可控事件的恐惧,导致对孩子的霸权。最后除了证明自己的无能,还可能培养出一个同样霸权的孩子。仅此而已。
有时候,被尊重,不是一沓沓人民币就可以实现的。
感恩3天的自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