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命,如果有个不可妥协、势不两立的敌人,不会是别人,恰恰是我自己呀!
——蒋勋
引用蒋勋先生的话看似和我的标题或者和我的孩子没什么关系,但这话是在说我,而我在无形当中影响着我的孩子。
经常在书店看到如何教育孩子,如果引导孩子,如何家校通联合管理孩子之类的各种书,也看到不少育儿经和妈妈孩子励志的网文,我很少点进去看,偶尔看了一篇后就再也不想看到类似的东西,不是因为人家写的不好,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就是不想看。
不记得孩子还是几岁的时候,有一次眼泪巴巴的拉着我的手说“妈妈,我再聪明也只是个普通孩子,你不要对我抱有太高的期望。”那时,我感动的像面对一个知心朋友一样看着他点点头。他的话说到了我的心里。我的孩子只是个普通孩子,我不抱有成才成名的期望,只要他健康快乐的成长,只要培养他成年之后有让自己过上理想的生活的能力就可以了。
他四岁的时候,第一次学骑两轮自行车。他怂恿我带着他偷偷的去人少离家远的地方练骑。三圈后摔了一跤,我立刻把头转向一边,假装没看见。他一条腿压在车下,一条腿搭在车座上缓了一会儿就自己爬起来,一瘸一拐的推着走了几步,又开始骑。那一下午就学会了。晚上洗澡的时候才发现腿上青一块紫一块,还蹭掉了一大块皮,他始终没啃声。还悄悄的给我说不要让爷爷奶奶知道,否则我肯定要被全家大骂。
小学5年级时候的饭量,举例泡馍:牛肉泡馍需要三个馍,一碗汤,单独一份麻辣牛肉,外加一大杯酸梅汤,肚子才算感觉饱了。那时一米四左右的个子,体重超过了一百四十斤,眼睛鼻子嘴全挤到一堆,脸上的肉有种往下掉的感觉。他要是往沙发上一坐,我立刻就感觉那沙发立刻马上就有散架的趋势。孩子那腿足可以比上象腿了。那年暑假刚放假,他突然决定减肥,罗列出容易瘦下去的运动计划后,自己在小区详细询问爱运动的那些大人的作息时间和运动时间,当天下午就开始和小区里爱竞走的大叔大伯一起准时出发,单程十公里走一个来回,第二天早晨6点起床和小区打乒乓球的爷爷骑自行车到各处打乒乓球,一直打到中午12点回家吃午饭。午休后,绕着附近的公园外围跑步三圈,算下来差不多十公里。除此之外的空闲时间就是游泳,滑板,骑行,做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凡是能出汗的运动一个都不放过。这都他运动一周后感觉非常有必要且完全可以一直坚持下去后才跟我说,我才知道的这么详细。
暑假的太阳只能用暴晒形容,他一个假期晒得乌黑,且体重直接就到降到一百斤,更重要的是之前所有由他引起的惹猫逗狗的事件一件也没发生。自此他的自信心倍增。直到现在,他的体重一直保持和身高有比例的健康成长。
前天我在电梯里遇到一男生,16岁。一米八五,体重,我实在不知道,我想如果我能知道的话也应该是不下一百八。单耳戴着耳钉,外套夹克后背几处褶皱,锥形牛仔裤,板鞋脚后跟已经踩下去了,也就是说板鞋穿成拖鞋了,下楼买东西。相比之下,我儿子一定绝对不会这个形象出门,虽然也是16岁。没有比较我不知道儿子和同龄人的区别,有比较了我突然感到很欣慰。
我儿子的家族成员亲的疏的算起来样样齐全。可是我们的三口之家,就我对家庭这个名词和家庭成员的贡献和家庭意义的判断而言,和单亲没啥区别,我不只是儿子的娘,还是他爹,就这一点,就可以说我绝对绝对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有一二足矣!儿子和书,就是我最受益的心灵支柱。用儿子的话说,我看的书超过他吃的饭。所以他说待在我书房最踏实。我跑步,他运动,我听雅尼,他就重温宫崎骏动电影的音乐,我弹琵琶,他就要练小提琴或者K歌上传全民K歌,我听布莱恩.亚当斯的歌,他就会说这个歌手的嗓音很有特点。总之,我们俩总是有默契。他还给我讲他在路上遇到骗子的应对办法,也讲他和同学在外遇到的趣事,总是笑料不断。
他问我是不是很有钱,为什么从来对他不吝啬,不像别的妈妈孩子要啥都要被父母数落半天,即使是买书也被说乱花钱。我没钱,还没奔小康呢。我个人只是觉得,既然孩子是正当的需求,即使钱花的比预期的多,既然不能避免不如痛痛快快的让孩子心里踏踏实实的感觉愉悦,至少能让他心里有快乐和幸福存在。总不至于钱给人家花了还落得人家心里不舒坦。孩子总是自己亲生的,比起我自己参与到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带给我的快乐和喜悦,我宁愿他得到的快乐要多很多很多。我把这个真实的心里想法转换成简单的话跟他说,他会立刻给我一个拥抱。我不化妆不时尚,但订的时尚杂志总会在他手里翻一翻......这些所有的生活里看似不起眼的琐碎细节,和我强迫自己去适应一切包括婚姻里,工作里,社会里一切的不适应,和我不强迫我儿子去学习各种别人都认为应该必须要学习的东西,而是我强迫我自己去学习。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因为他总能能看到我的变化。
现在,在篮球打的超级棒的情况下,他要学这个要学那个,最重要的一点,每次出门前会对着镜子前后转一圈,干净利落整洁了,才出门,虽然看着还是和普通孩子一样,但绝对是个清新而自信的样子。他说每次学校打篮球的时候,总有好多女生围观,我说如果我能进去
网友评论